9月4日,在大盤重挫的背景下,A股的儲能概念逆勢走強,截至收盤,天宏鋰電(873152.BJ)漲30%,上能電氣(300827.SZ)漲超13%,科陸電子(002121.SZ)、晶澳科技(002459.SZ)、鵬輝能源(300438.SZ)、億緯鋰能(300014.SZ)均錄得大漲。
港股的中創新航(03931.HK)跳空大漲13.81%,瑞浦蘭鈞(00666.HK)跳空大漲近7%。
所謂儲能,屬於支撐新型電力繫統的基礎設施,能夠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黑啓動、需求響應支撐等多種服務,在新能源快速發展的當下,儲能能夠顯著提高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支撐分佈式電力及微網,是推動雙碳發展、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
近一段時間以來,儲能行業景氣度復蘇,種種利好訊息釋放,或許是該板塊逆勢走強的背後驅動因素。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儲能裝機222GWh,新增備案約665GWh,同比大幅增長約120%,主要分佈在山東、内蒙古、甘肅、山西等省份。可以看到,國内儲能行業放量趨勢明顯。
海外方面亦如此。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量226GWh,同比增長97%。其中前九名均為中國企業,國内企業儲能鋰電池出貨 在全球佔比超過90%。
此外,上半年,我國儲能企業新增海外訂單規模達163GWh,同比大幅增長246%,業務覆蓋全球50餘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天合光能、阿特斯在内的頭部大廠訂單接到手軟。
下半年,儲能產業鏈出海似乎還在加速。近期,瑞浦蘭鈞與日本阪和興業株式會社及其他合作夥伴簽署戰略協議,正式進入日本儲能市場。根據協議,瑞浦蘭鈞將在兩年内向日本市場累計供應超過1GWh的儲能繫統,參與當地電力市場、電網調頻及分佈式能源項目。
近日,中創新航宣佈與印度Ashok Leyland達成長期獨家合作,雙方計劃在未來7至10年内投資超過5000億盧比(約合404.5億元人民幣),共同建設電池製造項目,以滿足汽車和儲能繫統領域的需求。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伴隨海外能源轉型,新能源佔比提升帶動靈活性調節資源的需求,海外儲能市場有望迎來需求放量。國產儲能產業鏈具備明顯優勢,電芯、儲能繫統環節全球份額持續提升。
儲能行業的景氣度攀升,也導致去年產能過剩的儲能電芯市場,最近突然進入了「加價也排不到貨」的狀態,行業供需格局相當緊張。目前,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瑞浦蘭鈞、遠景儲能等企業的產線持續滿負荷運轉。
業績層面似乎也能反映出儲能賽道的強勁勢頭。
日前,陽光電源發佈半年度財報,上半年儲能業務收入178.03億元,同比增長127.78%,佔總營收的40.89%,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瑞浦蘭鈞作為二線儲能電池企業的典型代表,其上半年儲能電池出貨18.87GWh,同比增長約119.3%,規模效應顯現。公司第二季度以來,儲能電池產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7月份達到100%,部分產線因兼容性設計實現了超負荷生產。
業績的強勢、儲能需求的旺盛,以及海外市場的高增長,在多重因素催化下,儲能行業迎來一段發展的「甜蜜期」。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雖然當前一線及部分二線電芯廠「滿產」,但三四線電芯廠仍然深陷泥潭,面臨著產能出清,行業分化明顯。另外,國内儲能市場内卷不止,下遊同質化競爭依然盛行,部分項目的儲能繫統價格進一步下挫,這些無疑也給樂觀的投資者敲響警鍾,行業發展的風險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