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28億卻上市圈錢98億!當年告贏Facebook索鉅賠,"比特幣雙胞胎"的Gemini是神話還是騙局?

投資慧眼Insights-
由被譽為"比特幣雙胞胎"的文克萊沃斯兄弟創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Gemini,正式啟動了其備受矚目的上市進程。該公司計劃以每股17至19美元的價格發行1,670萬股,尋求最高3.17億美元(新台幣約97.4億)的融資,估值達到驚人的22.2億美元。這項IPO由華爾街巨頭高盛和花旗集團牽頭,預計將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這看似是加密貨幣產業被傳統金融認可的另一個里程碑,但光鮮亮麗的招股書背後,卻隱藏著令人不安的真相。
從Facebook官司到比特幣巨富
文克萊沃斯兄弟——卡梅隆和泰勒——並非加密貨幣圈的陌生面孔。他們最早進入公眾視野是在2008年,因與馬克·祖克柏就Facebook的創始糾紛達成和解,據報獲得了6500萬美元的巨額賠償。正是這筆"第一桶金",讓他們在比特幣僅約10美元時就大膽重倉入場,據傳曾持有全球比特幣總量的1%,一舉成為世界上首批加密貨幣億萬富翁,也因此獲得了"比特幣雙胞胎"的稱號。
如今,這對兄弟再次成為焦點,卻帶著他們淨虧損不斷擴大的Gemini交易所闖入公開市場。
1. 「流血上市」: 財務數據顯示,Gemini在2024年上半年總收入為6860萬美元,但淨虧損卻高達2.825億美元,虧損額年增近六倍。這種「越賣越虧」的模式與傳統網路泡沫時期的公司如出一轍,引發市場對其商業模式可持續性的深刻質疑。
2. 監管套利與政治博弈: Gemini並非「清白之身」。它曾面臨美國SEC和CFTC的多項指控,最終也透過支付罰款了。更引人注目的是,文克萊沃斯兄弟曾向支持川普的政治行動委員會捐贈了價值2,100萬美元的比特幣,以助推其支持加密資產的議程。這讓人不禁懷疑,這次IPO是否是一場精心的「監管套利」——在全面監管風暴來臨前,借助政治關係和華爾街的力量成功上岸,並將風險轉嫁給公開市場投資者。
3. 華爾街的「收割機」還是「救世主」?高盛、花旗等傳統投行積極承銷此類加密資產IPO,其動機耐人尋味。有分析認為,這實質上是傳統金融對加密領域的「收編」。透過將這些平台納入主流金融體系,華爾街正在稀釋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革命本質,並將其轉化為另一種可被自己定價、包裝和交易的金融產品。 IPO狂歡的背後,或許是華爾街對加密世界的精準收割。
4. 加速產業惡性循環與泡沫風險: Gemini的上市為其他加密公司樹立了「標竿」——即使巨額虧損、訴訟纏身,依然可以憑藉「故事」獲得高額估值。這極易誘發產業性的模仿和攀比,導致公司盲目擴張、爭相上市,而非專注於健康的商業模式建構。整個產業可能陷入一種由資本驅動的虛假繁榮,最終催生更大的泡沫。
結論:里程碑還是墓誌銘?
Gemini的IPO無疑是2024年加密領域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但它更像是一面多棱鏡,既折射出市場對加密資產日益增長的興趣,也暴露了行業在狂熱下的隱憂與扭曲。它究竟是產業成熟的標誌,還是預示著一場更大崩潰的泡沫訊號?當文克萊沃斯兄弟和華爾街投行們舉杯慶祝時,一般投資人更需保持冷靜和警覺。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