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財產所有權與隱私權,不希望自己的財產被中心化的機構控制,更加反感資產信息洩露與濫用,因此開始走進去中心化網絡世界,慢慢地接受甚至擁抱『區塊鏈』、『加密貨幣』、『比特幣』。
比特幣作為一個點對點的新型支付系統,是對傳統中心化金融支付系統的一個挑戰。它希望創造一個不同的經濟體系,不被寡頭或國家壟斷,而是成為全球共有,任何人都能夠獨立持有BTC。這是中本聰創造比特幣的初衷,目前正在實現,逐漸被全世界所接納與持有,而且不受任何中心化力量控制。
2009年,比特幣正式誕生。當時,只有中本聰一人持有BTC,而且BTC一文不值,贈送可能都沒人要。然而,經過十餘年的發展,BTC在價值、價格、接納程度等方面已經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在早期,BTC被挖出來之後,並不能解決什麼實際性的問題,根本沒有價值。此後,人們才發現BTC具有金融價值,比如支付、融資等,目前已經被挖掘出來。正是如此,BTC才逐漸被認可、購買與持有,由此刺激其價格與市值上漲。
比特幣價格與市值變化趨勢
【圖源:MacroMicro】
此外,BTC持有地址數發生了指數級別增量,達到3100萬;持有0.1枚BTC的地址數量持續攀升,目前接近450萬。
持有0.1枚BTC以上的地址數量
【圖源:MacroMicro】
更加重要的是,BTC已經被許多機構持有,比如灰度(OTCQX:GBTC)、Block.one、MicroStrategy LLC(NADQ:MSTR)、特斯拉(NADQ:TSLA)等。另外,華爾街的各大機構經過了幾年的觀察,已開始進軍比特幣,例如世界四大共同基金之一的富達投資,紐約證券交易所得子公司等等。可以看出,比特幣越來越受歡迎,逐漸成為一種投資趨勢。
短短十餘年的時間,比特幣迅猛發展,在價格、認可度等方面取得令人驚訝的成績,離不開BTC自身的優點。
比特幣 VS 外匯
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與外匯交易中的各國貨幣有所區別:
1 | 比特幣去中心化,抗干預能力(政府)比外匯強。 |
2 | 外匯市場價格波動小,需要投資者大量持倉;比特幣的波動大,營利機會更多。 |
3 | 外匯市場成熟,沒什麼機會,而比特幣作為一種新型貨幣,未來前景很好,更有機會。 |
比特幣 VS 黃金
比特幣被稱作數字黃金相對於黃金投資有以下優勢:
1 | 比特幣可以滿足異地交易,而實物黃金交易很難異地進行。 |
2 | 比特幣幾乎可以無期限的細分,適用於小額交易,而最小的0.01手黃金仍需要十多美元。 |
3 | 黃金作為貴重金屬在日常交易和使用中有不可避免的磨損,比特幣可以完全避免。 |
比特幣 VS股票
相對於股票交易,比特幣具有以下優勢:
1 | 台灣股票市場T+2交易制度,而比特幣實行T+0交易,能快速止損止盈。 |
2 | 股票市場一個自然日內漲跌幅相對較小,而數字貨幣市場漲跌幅較大,潛在的利潤更高。 |
3 | 台灣股票市場交易時間週一至週五,早上9點至下午3點,而比特幣交易沒有限制,24*7開放。 |
現在是否適合投資比特幣?對於這個問題,一定要拒絕盲目跟從,學會獨立判斷與選擇,因為大眾往往是錯誤甚至隨意買賣,其中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2021年4月,BTC首次突破6萬美元,多頭歡呼聲一波高於一波,許多人感覺買比特幣賺錢容易就像呼吸一樣輕鬆。然而,BTC2021年5月開始下跌,簡短2個月時間跌幅達到50%以上,很多人因恐慌而割肉離場。悲哀的是,BTC後續創出歷史新高6.9萬美元。
比特幣價格走勢
【圖源:MacroMicro】
目前看來,BTC在3萬美元附近,價格不高也不低,向上與向下的空間都很大。對於這種走勢,一定不要全倉梭哈,因為一旦下跌可能會崩潰,但是也不能完全等待探底前底1.5萬美元,因為有可能不探底。一個折中且比較可行的方案就是定投,即定期定額買入BTC,這樣就不用擔心踏空錯過行情,也不怕它下跌,因為後續買入可以攤低成本。
定投是有條件的,它比較適合3-4年週期的長線投資。如果你擅長短線交易,尤其是日內,不需要選擇那個方案,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做空或者做多。
從線上線下的角度看,比特幣投資渠道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線上交易,包括台灣本土交易所、海外交易所、差價合約平臺交易;二是線下交易,包括全家便利店、比特幣ATM。
台灣本土交易所
在台灣可以選擇本土交易所比如BitoPro進行買賣BTC,交易方式門檻低,手續簡便,可以使用新台幣,而且支援中文。
海外交易所
選擇海外聲譽較好的第三方交易所比如Binance、Coinbase,也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途徑,因為此類交易所的成交量一般較大,流動性好,有利於快速成交,但是交易所通常需要實名認證和以及外幣帳戶,操作起來比較複雜。
差價合約平臺
最近幾年,一些差價合約平臺比如Mitrade提供BTC差價合約(CFD),即交易者交易比特幣的價格走勢,不涉及實物交易。實質上,差價合約是買賣雙方針對投資標的物的未來價格做出判斷,繼而建立的一個合約,通常搭配槓桿和保證金。
比特幣ATM
類似銀行設置的法幣ATM,目前也有比特幣ATM。通過比特幣ATM,大家可以買入或賣出BTC,操作類似存取款,比較簡單,不過手續費一般會比較高。根據谷歌地圖顯示,台灣目前有30台比特幣ATM。
全家便利店買幣
比特幣交易所bitoex與全家便利店合作,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購買比特幣的新型方案。類似比特幣ATM操作,用戶通過全家便利店的自助繳費機器生成比特幣訂單,然後再通過手機付費,並將購買的BTC存入錢包,這一過程中將收取25台幣的手續費。
比特幣不僅成為許多散戶青睞,而且已經得到華爾街投資機構、上市公司所認可與持有,可以看出比特幣投資逐漸演變為一種趨勢,已經擺脫被歧視、拋棄乃至打壓的窘境,這就是一個最大的利好!
話說回來,比特幣投資已經得到眾人的認可,但是並不意味任何人投資BTC都能賺錢。因此,在你選擇投資比特幣之後,仍然需要注意風險控制,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晰的頭腦,否則就是給別人“送錢”。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