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據路透社報道,全球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1211.HK)內部近幾個月已多次討論下調2025年電車銷量目標,全年銷量或從3月提供的550萬輛下滑至460萬輛,降幅16%。
知情人士透露,460萬輛的目標數字已經在8月在公司內部傳開,並與供應商接觸以討論相關規劃和調整,不過這一數字仍可能會依據市場動態而變化。
潛在新目標意味著,16%的汽車銷量年增速將創下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年減7%。這一目標也低於近期德意志銀行給出的470萬輛和晨星給出的480萬輛預測。
比亞迪尚未對這一報道予以回應,分析認為,比亞迪增長勢頭減速或離不開來自小米汽車、吉利汽車、零跑汽車和小鵬汽車等國內同行的競爭加劇、以及中國宏觀經濟的通貨緊縮壓力等。
實際上,近期比亞迪報告的一些數據已呈現疲態。8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0.15%,而銷量緊隨其後的吉利新能源、上汽新能源、零跑新能源、鴻蒙智行和小鵬分別大漲95.20%、49.89%、88.31%、32.29%和168.66%。
截至7月底,比亞迪僅售出249萬輛,連原本55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的一半都未達到。與比亞迪不同的是,吉利汽車上月表示,他們將2025年銷量目標從271輛上調至300萬輛。
比亞迪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4%的同時,毛利率卻大幅收縮至16.3%,創2022年二季度以來最低。
摩根士丹利表示,強勁的海外銷售增長、有利的匯率因素和持續擴大的生產規模,這些本應提振利潤的積極因素卻沒有在二季度財報中體現。
大摩指出,這一季利潤率承壓歸因於經銷商返利、高階智駕係統抬升了單車製造成本、以及國內汽車價格戰的競爭。
9月4日收盤,比亞迪A股(002594)下跌2.99%,本月下跌8.82%;比亞迪港股下跌3.24%,本月下跌了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