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弱。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1.12%,國企指數跌1.25%,恒生科技指數跌1.85%。
分板塊看,汽車經銷商跌幅居前。和諧汽車(03836.HK)大跌19.42%,錄得3連跌;中升控股(00881.HK)跌8.85%,永達汽車(03669.HK)跌5.88%,美東汽車(01268.HK)跌2%。
芯片股現4連跌,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跌6.65%,上海復旦(01385.HK)跌6.21%,中芯國際(00981.HK)跌6.67%,晶門半導體(02878.HK)跌7.29%,華虹半導體(01347.HK)跌5.42%。
醫藥股集體回調,包括醫藥外包概念、生物醫藥、創新藥概念、醫美概念等板塊均跌幅靠前。其中,嘉和生物-B(06998.HK)跌11.05%,歌禮製藥-B(01672.HK)跌10.71%,再鼎醫藥(09688.HK)跌11.99%,康龍化成(03759.HK)跌7.09%,藥明康德(02359.HK)跌7.31%,凱萊英(06821.HK)跌6.68%,泰格醫藥(03347.HK)跌5.76%。
黃金股、有色金屬股走低。潼關黃金(00340.HK)跌8.93%,靈寶黃金(03330.HK)跌7.19%,中國黃金國際(02099.HK)跌7.43%,赤峰黃金(06693.HK)跌4.84%,紫金礦業(02899.HK)跌3.33%,招金礦業(01818.HK)跌3.08%。
分析指出,黃金股在創下新高後,短期技術性回調的風險顯著增加,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很多黃金公司的股價漲幅已經遠遠超過了其業績(淨利潤)的增長速度,導致市盈率(P/E)等估值指標處於歷史高位,甚至出現泡沫化迹象。高估值本身就需要通過股價回落或業績增長來消化,增加了短期風險。然而,驅動黃金上漲的長期邏輯(央行購金、去美元化、地緣風險)依然牢固。未來的走勢將是「短期波動」與「長期趨勢」的博弈。
近期被炒得火熱的機器人概念股也出現調整。德昌電機控股(00179.HK)跌10.25%,極智嘉-W(02590.HK)跌8.26%,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跌6.65%,微創機器人-B(02252.HK)跌5.72%,金力永磁(06680.HK)跌6.19%。
漲幅榜上,電力板塊逆市上揚,福萊特玻璃(06865.HK)漲5.67%,龍源電力(00916.HK)漲3.55%,瑞風新能源(00527.HK)漲6.78%,中國高速傳動(00658.HK)漲3.76%。
消息面上,近期多家新能源發電運營商集中收到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太陽能下屬光伏項目公司1-8月收到補貼資金同增232%,達24年全年金額的170%;金開新能1-8月收到補貼資金同增342%、達24年全年金額的190%。分析指出,在風光項目收益率同時受到收入端市場化交易、成本端反内卷漲價的夾擊而導致收益率承壓的背景下,「集中發放歷史拖欠補貼」是能夠立竿見影地刺激開發商投資積極性的潛在政策手段,也有望對26年國内光伏需求形成一定支撐。
大消費板塊中,豬肉概念、農業股、奶製品股、節假日概念等板塊也均紛紛飄紅。其中,亞洲果業(00073.HK)漲10.12%,香港中旅(00308.HK)漲10.27%,現代牧業(01117.HK)漲1.64%,華住集團-S(01179.HK)、華潤啤酒(00291.HK)跟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