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亮眼也救不了!輝達盤後大跌5%,庫存暴增、中國禁令成隱憂

投資慧眼Insights-
美國晶片巨頭輝達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與獲利表現強勁,卻未能獲得市場青睞,盤後股價一度下跌超過5%。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達到46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6%,淨利更是大幅增長至264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財務長柯萊特·克雷斯表示,人工智慧基礎建設的投資規模未來可能達到3至4兆美元,公司正積極參與這一波技術革新。
然而,細看財報內容可發現一些隱憂。資料中心業務雖是主要成長動力,但其中核心的GPU「運算」收入較上一季度減少1%,這是自AI熱潮興起以來的首次下滑,顯示公司維持高成長面臨挑戰。尤其H20晶片因無法出貨至中國,導致潛在80億美元收入落空,公司為此提列45億美元減記。輝達強調,儘管中國市場受限,但其他客戶對新一代「Blackwell」晶片需求強勁,5月單月銷售額達到270億美元。
除了AI業務,輝達遊戲部門營收年增49%,達到43億美元;機器人部門規模雖小,但年增率高達69%。此外,董事會批准了600億美元的庫藏股計畫,展現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然而,市場更關注的是公司對下一季的營收展望。輝達預估第三財季銷售額約為540億美元,雖然符合華爾街平均預期,但部分分析師原本期待會超過600億美元。這一保守預測加深了市場對AI投資放緩的擔憂,尤其在中国市場受限的情況下,成長動能是否可持續成為焦點。
分析師陸行之指出,輝達的財測雖然略高於市場預期,但僅僅高出1%,難以刺激投資人加碼。更令人擔憂的是,公司庫存大幅增加至149.6億美元,庫存月數較上一季增長32%,較去年同期增長30%。儘管公司解釋這是為Blackwell晶片大量出貨做準備,但市場擔心這可能與舊款晶片需求下滑有關,加上Google、亞馬遜、Meta等科技巨頭加速自研AI晶片,輝達的競爭壓力正在增加。
整體而言,儘管輝達財報數字亮眼,但市場對其未來成長動能存有疑慮,加上庫存攀升與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投資人選擇獲利了結,使得盤後股價下跌。接下來,輝達能否透過Blackwell晶片的全面出貨與H20晶片重新銷售中國市場,將成為其能否維持高成長的關鍵。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