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重訊來了!火劫震出110億損失,高層砍薪20%止血

投資慧眼Insights - 引發市場猜測的台泥(1101)重訊終於曝光!旗下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認列110億災損!
證交所12日無預警宣布台泥(1101)股票暫停交易,市場目光瞬間聚焦旗下深陷火災陰霾的「三元能源科技」。這家電池廠上月才因大火狂燒27小時、釀15傷及高雄空汙停工,完整報告遲未出爐。13日台泥緊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揭曉震撼數字:火災衝擊集團獲利高達110億元!
台泥於重大訊息中坦言,間接持股78.1%的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小港電芯廠災損慘重。廠房設備、存貨報廢帳面價值及已知拆除修復費用合計約164億元。雖有總額219億元財產險,但單次事件理賠上限僅30億元。扣除預估保險理賠後,依持股比例計算,台泥需承擔約110億元損失,將列為2025年上半年財報「重大期後事項」。台泥強調,此為帳面損失評估,尚待確定,且非額外現金支出損失。
同日公布的第二季財報更顯營運壓力:第二季稅後純益4.33億元,季減17.8%;上半年稅後純益僅9.6億元,年減77%,每股純益0.07元。火災巨額損失消息衝擊市場信心,截至發文,台泥股價下挫逾4%。
高層帶頭砍薪止血 究責程序啟動
面對百億損失,董事長張安平親率團隊召開記者會致歉,並宣布鐵腕止血措施。台泥營運總部由總執行長張安平與總經理程耀輝帶頭,自8月起至年底每月減薪20%。 營運總部副總經理、財務長及各事業部高階主管亦同步跟進減薪20%。台泥強調,火災相關主管將依職務權責進行責任追究,包括懲處、減薪或職務調整,以全面提升營運安全與管理制度。火災滿月報告內容將於稍晚公布於台泥與Molicel官網。
儘管財務重創,張安平語氣堅定:「放棄是最簡單的路,但三元客戶是航太、AI電源與電動飛行器的領航者。若退縮,不只辜負信任,更將阻礙台灣新興科技發展!」
他坦言,歐美許多電芯廠因低價競爭而挫敗、延宕或取消建廠計畫,電芯產業的競爭「更是意志之戰」,台泥已投入大量資源並視其為未來核心,不會因挫敗而退縮。
急調產能穩訂單 海外佈局加速
為穩住國際訂單(已排至2026年,超出現有產能一倍),台泥加速海外佈局。能元科技南科廠自8月初起備援部分產能;同時委託東南亞OEM合作夥伴生產能元科技品牌Molicel的第一代高階三元鋰電池產品,預計10月初出貨。
張安平透露,許多重要客戶在火災後表達希望協助能元科技赴海外設廠,集團正重新審視並擴大原本就在評估中的海外設廠計畫,以確保國際電芯供應的長期穩定。
三元能源科技總經理薛人禎補充,未來核心研發技術仍掌握在集團手上,高雄廠將專注第二、三、四代產品生產,確保關鍵技術留在台灣。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