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儲行(RBNZ)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康威(Paul Conway)週三早些時候表示,中性利率正在不斷變化。康威進一步指出,央行不期望在短期內再次使用額外的貨幣政策(AMP)工具。
不期望在短期內再次使用額外的貨幣政策(AMP)工具。
我們將繼續更新我們的做法,以盡可能做好準備,幫助紐西蘭應對未來的經濟風暴。
我們必須避免威脅貨幣政策操作獨立性或關注中期通脹壓力的選擇。
我們將繼續改善對AMP工具如何影響經濟的理解。
中性利率正在不斷變化。
截至撰寫時,紐元/美元貨幣對當天交易下跌0.19%,報0.5715。
新西蘭儲備銀行(RBNZ)是該國的中央銀行。它的經濟目標是實現和維持價格穩定——當通貨膨脹(以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衡量)在1%到3%之間的範圍內時實現——並支持最大限度的可持續就業。
新西蘭儲備銀行(RBNZ)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根據其目標決定適當的官方現金利率(OCR)水平。當通脹高於目標時,央行將試圖通過提高關鍵的OCR來抑製通脹,提高家庭和企業的貸款成本,從而為經濟降溫。較高的利率對新西蘭元(NZD)來說通常是有利的,因為它們會導致更高的收益率,使新西蘭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相反,低利率往往會削弱紐元。
就業對新西蘭儲備銀行(RBNZ)來說很重要,因為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可能會加劇通貨膨脹。新西蘭央行的「最大可持續就業」目標被定義為勞動力資源的最高利用率,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而不會導致通貨膨脹加速。「當就業處於最大可持續水平時,將會出現低而穩定的通脹。然而,如果就業率長時間高於最高可持續水平,最終將導致物價越來越快地上漲,從而要求貨幣政策委員會提高利率,以控製通脹。」
在極端情況下,新西蘭儲備銀行(RBNZ)可以製定一種稱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工具。量化寬松是指新西蘭央行印製本國貨幣,然後用這些貨幣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的過程,目的是增加國內貨幣供應,刺激經濟活動。量化寬松通常會導致新西蘭元(NZD)走弱。當僅僅降低利率不太可能實現央行的目標時,量化寬松是最後的手段。新西蘭儲備銀行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使用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