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幾年加密貨幣市場中,TON幣(Toncoin) 因與Telegram 深度結合而備受矚目。TON 不只是單純的一種加密貨幣,而是有機會成為結合「支付」、「社交」與「區塊鏈應用」的新世代平台。本文將帶你全面了解 TON 幣的作用、發展歷程、生態與經濟模型,以及未來前景、投資方式與風險。
Toncoin(TON幣)是什麼?
Toncoin(TON幣)是The Open Network(開放網路,前身為Telegram Open Network)的原生加密貨幣。這個區塊鏈平臺起初由Telegram起初發起,旨在建立一個分散式的、高效能的區塊鏈平台,支援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和數位資產。
儘管專案初期由Telegram主導,但由於遇到監管問題,Telegram最終退出了該專案。現如今,TON專案在開源社群的支援下,由獨立團隊繼續維護和推進其發展。相比其他區塊鏈平臺,TON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其高吞吐量潛力。
TON 採用「主鏈(Masterchain)+ 多工作鏈(Workchains)+ 分片鏈(Shardchains)」架構,具備幾乎即時的跨鏈與跨分片通信能力。理論上,TON 可支持高達 2³² 條工作鏈,每條工作鏈又能再細分成 2⁶⁰ 條分片鏈,交易處理能力可達每秒數百萬筆。這也要求驗證者必須配置與 Solana、Aptos 等高性能公鏈相似的先進硬體。
此外,TON 採用自主開發的 TVM 虛擬機(不相容於以太坊 EVM),智能合約使用專屬語言 FunC 撰寫,並透過權益證明(BPoS)共識機制 運行,持幣者可透過質押 TON 參與驗證與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TON 的代幣發行歷史頗為曲折:雖然目前共識機制已由 PoW 過渡到 PoS,但市面上流通的 TON 幣中,超過 98% 仍是早期透過 PoW 挖礦產生的。這段背景也為 TON 的發展歷程增添了獨特色彩。
熱門虛擬貨幣當前報價▼
Toncoin發展歷史
2018年 -- TON幣的起源
Telegram Messenger 的創辦人 Pavel和 Nikolai Durov 兄弟開始探索適用TelegramMessenger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他們發現目前沒有 Layer 1區塊鏈能支援 Telegram 的億級用戶群,因此決定設計自己的 Layer 1鏈,當時叫做 Telegram Open Network。緊接著TON (當時叫 Grams) 透過私募籌集了17 億美元。
2019年 -- 遭到SEC起訴,推遲TON幣啟動
Telegram 團隊發布了一系列文檔,詳細介紹了 TON 區塊鏈的設計。 Telegram 啟動了兩個TON測試網,一個在2019 年春季,第二個在 2019 年11 月。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起訴 Telegram,指控其進行未經註冊的證券發行。 Telegram 聲稱SEC的指控毫無根據,但同意推遲TON的啟動,直到法律問題解決。
2020年 -- Telegram放棄發行TON幣
在與美國監管機構持續的對峙中,Telegram最終決定放棄。
Telegram團隊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被迫停止 The Open Network 上的工作,支付了 1850 萬美元的和解金,並同意將私募籌得的 17億資金返還給投資者。為了避免團隊的停止工作影響專案的發展,同時也為了讓愛好者繼續研究該技術,Telegram團隊將網路中所有可用的代幣放入智能合約中,任何人都可以公平地挖礦。
礦工程式碼被發佈在程式碼儲存庫,如何挖礦的教學也發佈在專案網站上。所有可流通的 Toncoin 代幣 (佔總供應量的 98.55%)開放挖礦。當時區塊鏈還在測試網階段,代幣沒有任何價值,只能用於測試目的。這些代幣被放置在特殊的 Giver 智能合約中,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挖礦。
2021年 -- NewTON重啟對TON幣的開發
由開源開發者組成的小團隊NewTON 深入研究了 TON 的程式碼庫、架構和文件。他們遵循 TON 原始文檔中的設計,重啟了對 TON 的積極開發。
測試網2長期保持穩定,社群投票決定將其更名為Mainnet。 NewTON 團隊也更名為TON基金會。
2022年 -- 成立TONcoin Fund
TON Foundation宣布成立 2.5 億美元的生態系基金 TONcoin Fund,資金來自火幣、KuCoin、MEXC、3Commas Capital、TON Miners 等交易所與機構。
同時,基金會從176個獨立用戶籌集了5.27億美元,這些都是礦工自發性的報品。
TON POW 挖礦結束,用戶每天挖掘約 20萬TON。同時,DWF Labs 加入其2500萬美元的TON加速器計劃,DWF Labs 將為TON生態系統的代幣經濟學、做市和流動性提供貢獻,同時也支持包括投資和其他生態系統服務。
2023年 -- TON生態發展
TON VOTE通過了一項TON代幣經濟模型優化提案,該提案提議臨時凍結非活躍挖礦錢包 48 個月。另外,引入交易費燃燒機制,減少通膨壓力。
TON Foundation 與 DWF Labs、Animoca Brands 等投資機構合作,推動 TON 生態。同時,TON 與 Telegram 的綁定度進一步提升,例如 TON 錢包 Wallet Bot 深度整合 Telegram,用戶可以在聊天界面直接轉帳。
2024年-至今
2024 年,Telegram 宣布將 TON Wallet 預設內建進 Telegram,用戶無需額外安裝即可使用,這被視為 TON 生態的最大突破。
TON Foundation 推出 TON Space(去中心化錢包)、TON Play(遊戲平台)、TON DeFi 生態,逐步構建完整應用場景。
TON 成功獲得多家交易所上架(如 Binance、OKX、Bybit 等),流動性提升,市值一度躋身全球前十。
現在的 TON 被定位為 Telegram × Web3 的基礎設施,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 Web3 社交+支付公鏈。
Ton幣的作用有哪些?
Toncoin(Ton幣)作為TON區塊鏈網絡的原生代幣,其核心作用圍繞TON區塊生態的運行、治理與應用場景展開。
1.網絡交易手續費
同其他區塊鏈平台一樣,在TON上進行任何操作都需要支付手續費,如發送代幣、與智能合約互動、鑄造或交易NFT等,這些操作都需要消耗TON幣作為手續費,以獎勵維護網絡的驗證者。
2.質押與網絡安全
TON 採用權益證明 (PoS) 共識機制。用戶可以將自己的Toncoin質押給驗證者節點,幫助他們獲得驗證交易和生產區塊的權利。質押的量越多,網路就越安全。作為質押的回報,用戶可以獲得額外的 TON 幣作為獎勵,這是參與網絡治理和獲得被動收入的關鍵方式。
3.網絡治理
持有Ton幣的用戶,擁有TON區塊鏈發言權和投票權,持有的Toncoin越多,話語權就越大,可以參與到網路未來的塑造中。
4.去中心化金融的基礎資產
Toncoin是TON生態系統內所有DeFi應用的核心抵押品和流動性來源,能用來交易、質押、存入流動性池中為市場提供流動性並賺取交易費用獎勵。
5.與 Telegram 生態整合的關鍵
這是 Toncoin 最獨特和最具潛力的作用之一,旨在將加密貨幣帶入主流用戶的日常體驗中。
支付廣告費用:Telegram 頻道所有者可以使用 Toncoin 在 Telegram 平台上投放廣告,並獲得100%的廣告收入分成。
支付「Stars」:「Stars」是 Telegram 生態內的內部貨幣,用戶可用它購買數字商品和服務(如購買機器人中的物品)。開發者可以將賺取的 Stars 兌換成 Toncoin。
機器人與小程序的支付手段:無數的 Telegram Bot(如 @wallet bot, @GameBot)都使用 Toncoin 作為其經濟系統的基礎,用戶用其購買商品、服務或參與遊戲。
6. 作為價值存儲和轉賬媒介
跨國轉賬:憑藉 TON 網絡的高速和極低手續費,Toncoin 非常適合用於快速、便宜的跨境支付和匯款。
價值存儲:就像比特幣和以太幣一樣,許多人將 Toncoin 視為一種數字資產,長期持有以對其未來價值增長進行投資。
今日Ton幣價格走勢圖
Ton幣歷史價格走勢回顧
在創立初期(2018-2020年),Ton幣並未在公開交易所上線交易,只有早起的私募投資者持有。2021年8月,Toncoin正式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如Uniswap)上線交易,初始價格約為0.41美元,隨後在2021年11月跟隨大盤達到第一個小高峰3.5美元左右,但隨後進入長達一年多的熊市低迷期。整個2022年,Ton和其他加密貨幣一樣,價格持續低迷,大部分時間在1.3-2.5美元之間震蕩。
關鍵的結構性轉變發生在2022年9月:Telegram 官方正式表態支持 TON 區塊鏈,並將其內置為推薦的 Web3 基礎設施。Telegram 創始人 Pavel Durov 多次公開讚賞 TON 的技術。這一官方背書為 TON 注入了強心劑,使其開始走出獨立行情,逐漸與其他加密貨幣脫鉤。價格開始穩步上漲,從 2022 年底的 2.2 美元左右逐步攀升,並在2023年持續積蓄動能。
Ton在2024年因生態系爆發(如USDT整合、迷你應用程式興起)而一路飆升,於同年6月創下8.24美元的歷史新高。然而,市場隨後遭遇逆風,包括2024年8月創辦人Pavel Durov於巴黎被捕等事件衝擊信心,導致價格大幅回調。進入2025年,TON進入震盪整理期,截至2025年9月初,其價格約報3.16美元,較歷史高點有顯著跌幅,整體走勢充分反映了其與Telegram生態深度綁動的高風險與高波動特性。
(Ton幣歷史價格走勢,來源:TradingView)
Toncoin與Solana 和以太坊之間有什麼區別?
TON團隊專門寫了篇論文闡述 TON與Solana 和以太坊之間的差異,核心區別我歸納為:"資源支付"和"異步性"這兩個重要概念:
資源支付:
在TON 區塊鏈中,每個智能合約都需要支付自己的資源成本。這意味著每個智能合約都持有一定數量的 TON 代幣,並使用這些代幣來支付其運作所需的資源,例如運算、儲存和網路傳輸。
種設計與以太坊不同,在以太坊中,是用戶支付交易費用,而在TON 中,是智能合約本身支付費用。這種設計可以避免用戶直接承擔費用,但也意味著智慧合約需要持有足夠的TON幣來支付其營運成本。
如果一個智能合約的 TON幣餘額耗盡,該合約將最終被刪除。這是一種自動清理機制,可以避免區塊鏈上的資料膨脹。
異步性:
在TON區塊鏈中,智能合約之間的呼叫是非同步的,而不是原子性的。這意味著,當一個智慧合約調用另一個智慧合約的方法時,該呼叫不會立即執行,而是在交易結束後的某個未來區塊上被處理。這種設計允許更高的可擴展性,因為它不需要在一個區塊中完成所有的交易處理。但這也使得維護交易之間的一致性和原子性更加困難。
例如,如果合約A調用合約B的方法,這個呼叫不會立即執行,而是在合約A的交易結束後的某個未來區塊上被處理。這意味著合約A的交易可以在合約 B 的呼叫被處理之前完成。
這兩個概念是Toncoin區塊鏈的核心設計,使其能夠實現更高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但也增加了開發和維護的複雜性。
熟悉公鏈的朋友是否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奧名昭若的天亡級公鏈CP-Internet Computer 也有著類似的設計,專案方為用戶支付 gas,且為了效能採用了非同步架構。
這其實無可厚非,但是異步性會導致公鏈上DeFi的開發困難且緩慢,這也是ICP社區爭執最大的一個點,畢竟我們現在衡最公鏈價值的時候,會用TVL 去衡量,而一條公鏈在早期缺乏DeFi、沒什麼TVL,就注定沒有財富效應的產生,也就很難吸引到大眾的目光,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人都不了解這個市值高達60億美金的龐然大物的原因。
很明顯,非同步架構限制了 TON 在DeFi領域的發展,但這也側面印證了Massadoption (大規模採用)才是TON 真正的景。 TON 在一開始就被描述為一個類似於微信、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服務平台,甚至是Visa和萬事達卡支付處理服務的去中心化替代品。
而想要實現 Mass Adoption,高性能是基石,低門搭的使用場景和巨大的流量入口才是關鍵,這也是 TON 最核心的競爭力-與Telegram 生態的深度綁定。
熱門虛擬貨幣當前報價▼
Toncoin網路生態&經濟模型
鏈上生態
Toncoin(TON)的生態系統發展極為迅速,目前已涵蓋錢包、DeFi、NFT、遊戲、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大的擴張潛力與用戶吸引力。
1.去中心化金融(DeFI)
目前所有公鏈生態中,DeFI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Ton目前在這一塊正在快速崛起,提供了各種金融服務。包括: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包括Ston.fi和Dedust.io。Ston.fi是Ton鏈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採用自動是市商(AMM)模式,是用戶交換代幣,提供流動性的主要場所。同樣,DeDust.io是另一個重要的AMM DEX,其介面簡單,也支持流動性池和代幣交換,並提供流動性挖礦等獎勵機制。。
借貸協議:EVAA Protocol。EVAA Protocol是Ton鏈上的超額抵押借貸協議,允許用戶存入資產作為抵押以此來借入其他資產,實現資金利用率最大化。。
流動性質押:Tonstakers。用戶可以通過質押TON後得到stTON,從而在質押賺取收益的同時,還能將stTON用於其他DeFi活動,進一步提升資金效率。
2.支付與錢包
支付與錢包這一塊是Ton生態的強項,且是用戶進入Ton生態的入口,具有極高的便利性和整合性。
Tonkeeper:Ton鏈上最受歡迎的非託管錢包之一,其用戶介面友好,支持購買、發送、接收TonCoin,並可以直接與Ton生態內DApp交互。
@wallet 錢包: 直接整合在 Telegram 應用程式內的加密錢包,用戶無需離開 Telegram 即可發送、接收和儲存 TON 及代幣,是Web3入口理念的核心體現。
Telegram Stars: Telegram 官方推出的數位商品支付系統,雖然目前主要在 Tron 鏈上,但展現了 Telegram 打造應用內支付生態的野心,與 TON 的未來整合備受期待。
3.NFT與域名
TON 在 NFT 和域名服務領域也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
Getgems.io:Ton生態中主要的NFT市場,,用戶可以創建、購買、出售和交易NFT
TON DNS: 相當於Ton生態的裡的“域名服務”。用戶可以將複雜的錢包地址轉換為易讀的【.ton】域名(如myname.ton),方便收付款和識別。
TON Punks: 受CryptoPunks啟發而開發的NFT項目,是Ton上較早的知名NFT系列之一。
4.遊戲與社交( (GameFi & Social))
結合 Telegram 的龐大用戶基礎,TON 在遊戲與社交領域表現突出:
Catizen: 一款建立在 Telegram 內的爆紅「擼貓」遊戲,玩家可以培育、繁殖貓咪並完成任務來賺取獎勵,完美展示了 TON 鏈遊戲的「即玩即得」(play-to-earn) 和低門檻特性。
Fantasy Top: 基於 Telegram 知名創作者的社交競技遊戲。
5.基礎設施與工具
Ton.org: 官方門戶網站,提供開發文檔、工具和生態項目目錄。
區塊鏈瀏覽器(如 TonScan、TonViewer):可用於查詢交易、地址、區塊等鏈上資訊。
跨鏈橋:包括官方與第三方橋接工具,協助用戶將資產從其他區塊鏈(如 Ethereum、BSC)轉移至 TON 網路。
TON Storage:去中心化檔案存儲系統,類似於 IPFS,提供安全、永久的存儲方案,支援生態項目的資料存儲需求。
經濟模型
TON幣初始總量為50 億枚,代幣分配上,團隊擁有1.45%的代幣份額,剩下的98.55% 均在早期被POW 挖完,目前網絡共識已經由POW轉為POS,TON 總量約以每年0.6% 的速度進行通膨,以用來獎勵POS礦工。
截至目前(2025年9月17日),Toncoin的總供應量為51.4億Ton。
為了提升代幣的活躍度與降低潛在的供應壓力,2023年2月,TON VOTE 通過了一項TON代幣經濟模型優化提案,該提案提議臨時凍結那些從未被激活或從未發出交易的非活躍挖礦錢包48個月,目前有 171個不活躍的挖礦錢包,這171個錢包共持有超10.81億枚 TON,佔據當時 TON 總供應量的 21%左右。
目前的流通供應量約為 25.4 億枚 TON。換言之,除了被凍結甚至未動用的部分之外,有真正「在市場上可被交易與使用」的 TON 數量佔比已經明顯下降。
優點就是不擔心機構解鎖砸盤,但缺點也很類似,早期大礦工持幣較為集中,取代了機構,現在排名前 100 的巨鯨地址持有代幣總量的 50% 以上。雖然社群投票凍結非活躍挖礦錢包48 個月會暫時緩解這部分拋壓,但是介於去中心化思想,這些錢包不太可能永久凍結。
與之相比,比特幣前 100地址持幣總量僅13.63%,這不合理的代幣分佈未來將對 TON 生態造成很大的威脅。
社區除了透過暫時凍結非活躍錢包外,還通過投票通過了一項鎮毀一半的交易費來減少流通供應,但是目前每天僅能燃燒350-400枚TON,這對於50億的初始發行量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
如果TON 社區沒有辦法稀釋早期巨鯨手中的TON,那麼直接選擇投資TON 還是具有一定風險的。
Ton幣的未來前景
Ton幣未來前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其技術優勢、生態發展以及市場需求等方面的優勢為其提供了較為樂觀的發展基礎。
1.技術與應用前景
Ton網絡採用先進的分片技術,能夠處理大規模的並發交易,實現高吞吐量和低延遲,適合支付、遊戲、DeFi、NFT 等多種應用場景。
另外,Ton錢包已經內建到Telegram,Telegram有超過 9 億用戶,如果 TON 能在支付、打賞、廣告、Bot 生態等地方真正落地,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Web2 → Web3」的入口。
2.生態系統不斷壯大
目前,TON生態系統經歷了顯著的增長和轉型,已成為區塊鏈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TON鏈上已有Notcoin、Catizen、Hamster Kombat 等熱門遊戲,還有DeFi項目、NFT市場、去中心化社交平台等多種應用。隨著TON與Telegram的連結越來越緊密,Telegram龐大的用戶基礎逐步接入,以及越來越多開發者參與到TON生態系統中,TON幣的應用場景和需求有望不斷增加。
3.市場表現良好
目前,TON 幣價格為3.16美元左右,雖然仍低於歷史高點,但相較於最初的發行價 0.43 美元,已展現出相當可觀的投資回報率。另外,包括 紅杉資本(Sequoia)、a16z 等知名投資機構,過去皆曾對 Telegram × TON 的模式表達濃厚興趣,顯示其未來仍具備發展潛力。
Ton幣的投資風險
雖然TON聽起來發展潛力蠻大,但也有幾點風險需要注意:
過度依賴 Telegram:TON 的發展高度綁定 Telegram,如果 Telegram 自身的發展受阻或者改變對TON的策略,都會對TON造成重大衝擊。
持幣集中度高:早期 TON 礦工和基金會持有大量代幣,一旦出現拋售行為,可能對Ton幣價格造成壓力。
監管風險:將通訊軟體與金融支付深度整合,必然會引來全球監管機構的密切關注。各國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仍在演變中,這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因素。
競爭激烈:TON 面臨著 Solana(SOL)、Sui、Aptos 等其他高性能公鏈的激烈競爭。這些項目生態更成熟,開發者社區更龐大。另外,在支付領域,它也需要與Lightning Network(比特幣閃電網路)、穩定幣(如 USDT、USDC)等競爭市場份額。
如何投資TON幣?
投資TON幣有三種常見方式:現貨投資、合約投資、TON生態投資。需要注意的是,TON幣價格波動較大,投資人應先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再選擇合適的方式。
1.現貨投資——在交易所直接購買Ton幣現貨
這是最直接的投資方式,即通過加密貨幣交易所入金法幣/穩定幣購買Toncoin,適合想長期持有的人。
現貨投資步驟:
選擇一個信譽良好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如Binance、OKX、Bybit等)註冊賬號
完成KYC驗證,再透過銀行轉賬或USDT入金
在交易所頁面搜索 TON/USDT 交易對,輸入購買的數量或金額,選擇「市價單」(按當前最佳價格立即成交)或「限價單」(自行設定價格進行掛單),然後下單購買。
購買後,TON幣會存放在你的交易所錢包中,為了安全起見,建議是轉入自託管錢包儲存。
2.合約投資——透過CFD或期貨做多/做空
如果投資人不想真的持有TON幣,只是想利用TON幣價格波動賺差價,可以選擇差價合約(CFD)或交易所合約方式投資。
CFD平台(例如Mitrade、eToro)
特色:不用持有實際代幣,只是做價格漲跌的預測。
優點:可以用槓桿、做多或做空,適合短線操作。
風險:槓桿可能放大損失,不建議新手重倉。
交易所合約(如 Binance Futures、Bybit):
可做多或做空,適合看準行情波動的投資人。
手續費低,但需要有一定交易經驗。
適合人群:短線投資者 或喜歡操作槓桿的進階玩家。
3.TON生態投資——參與鏈上應用
除了買幣以外,TON 還有一些鏈上應用可以參與,例如:
質押(Staking):將TON存入節點,獲取約 5% 左右的年化報酬(不同平台利率會浮動,建議以官方或交易所公布為準)。
DeFi 應用:在 TON 鏈上的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參與流動性挖礦或借貸。
NFT/GameFi:TON 生態裡有越來越多遊戲和 NFT 市場,但仍在早期階段,存在流動性與安全風險。
適合人群:熟悉鏈上操作、願意參與生態發展的投資人。
總結
最後來總結一下,TON 與 Telegram 的結合確實展現出強大的 Web2.5 潛力,值得市場期待。但不可忽視的是,早期礦工持有的大量 TON,就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用戶與開發者始終心存顧慮。如何限制或稀釋這些巨鯨手中的籌碼,仍是 Toncoin 發展必須直面的最大挑戰。
雖然對 Telegram 而言,TON 只要能提供快速高效的基礎性能就足夠,但 TON 幣價卻直接影響到 PoS 驗證者的收益。如果幣價下跌導致驗證者入不敷出甚至退出,公鏈的安全性與性能也會受到間接衝擊。
未來可能出現兩種方向:
犧牲去中心化 —— 社群投票永久凍結巨鯨錢包。這樣雖然能減少市場拋壓,但 TON 也將失去「資產存儲」的屬性,更可能淪為類似 Tron 的低價高效鏈,僅扮演資產轉移的橋樑。
透過空投稀釋巨鯨 —— 向新參與者發放 STON(副代幣)或類似機制,降低早期巨鯨影響力。雖然會傷及部分早期持有者利益,但或許能換來更健康、更繁榮的生態發展。
TON 的未來如何演變,仍有待觀察。讓我們拭目以待。
💗 開始便捷交易,請訪問 Mitrade交易平台
💗 關注我們的 Mitrade Twitter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