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大跌的原因有哪些?對台灣股市、黃金和債券都有什麽影響?投資人如何應對?

更新於
Alison Ho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美國股市一直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它不僅反映了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動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全球的金融情緒。然而,就如同市場的風雲變幻,美股也會有大幅度的波動,甚至出現大跌的情況。歷史上有哪些重大的美股大跌事件?造成這幾次美國股市大跌的原因有哪些?對於投資者,如何在美股大跌之前做出準確判斷?在波動到來時使用合理的應對策略?本文就針對以上這幾點,幫助投資者解答相關問題。


匯總歷史上的幾次美股大跌事件

我們整理了歷史上几次最具代表性的美股大跌事件:

時間範圍跌幅情況主要原因影響與恢復
1929年10月-1933年大蕭條道瓊斯指數在33個月內暴跌89%過度投機與槓桿交易、經濟基本面變差、貿易政策不明朗導致全球經濟大蕭條,失業率飆升,道指25年後才恢復至崩盤前水準
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道瓊斯單日暴跌22.6%,標普500跌34%程式化交易失控、市場估值過高、利率快速上升短期流動性危機,聯準會注入資金後兩年內市場恢復,也促成了熔斷機制的誕生
2000-2002年網路泡沫破滅2000年3月-2002年10月,納斯達克指數從5133點的高點一路下跌到1108點,跌幅達78%網路產業估值泡沫、缺乏盈利的基本面支撐科技業泡沫破裂,許多公司倒閉,那斯達克指數15年后才終於收復之前的高點
2007-2009年次貸危機引發的股災從2007年10月-2009年3月,道瓊斯指數從14279點的高點下跌到6800點,跌幅達52%次貸危機、房地產泡沫破裂、雷曼兄弟破產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美國失業率達10%,政府救市後市場2013年恢復
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下的股市大跌2020年3月,美國股市出現多次熔斷,道瓊、標普500、那斯達克三大指數全面暴跌;道瓊斯指數在短期內下跌超過30%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停擺、供應鏈中斷聯準會量化寬鬆迅速救市,市場在巨量資金與財政刺激的預期下強力反彈,標普500指數在6個月的時間內不僅收復所有跌幅,還創下歷史新高
2022年1月-10月升息熊市標普500跌27%,納斯達克跌35%CPI達9.1%,創40年新高;聯準會激進加息,全年升息425基點美國經濟的驚人韌性、聯準會將結束加息週期的預期與AI投資熱潮推動股市反彈,美股在2023年走出了強勁的上漲行情,完全收復了2022年升息熊市的失地,並創下歷史新高
2025年4月川普關稅4月4日,道瓊斯指數單日暴跌2231.07點,跌幅達5.50%;標準普爾500指數重挫322.44點,跌幅5.9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暴跌962.82點,跌幅高達5.82%。兩日內三大指數累計跌幅均超過10%,創造了2020年3月以來最嚴重的兩日連跌紀錄川普宣佈「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反制隨著關稅戰趨於緩合,市場逐漸恢復,但關稅政策升級的威脅仍在,為市場埋下變數,美股在10月初再次出現劇烈波動


歷史美國股市大跌的原因分析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多次美股大跌前市場都出現了嚴重的資產價格泡沫,其價值已遠遠脫離經濟基本面。當泡沫膨脹到極致時,政策的轉向或外部衝擊等觸發事件,便會成為壓垮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


本章就來逐一分析這幾次美國股市大跌背後的詳細原因。


(1)1929年大蕭條引發的股市大跌


此次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槓桿泡沫破裂。在这之前,投資者普遍通過高槓桿(借貸)炒股,導致股市估值嚴重脫離實體經濟的實際增長水準,為崩盤埋下了伏筆。而貿易戰的爆發,更讓原本就不穩的經濟情況雪上加霜。在金融危機剛浮現時,美國國會於1930年通過了極端保護主義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對超過兩萬種進口商品大幅提高關稅。此舉引發了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措施,導致全球貿易急劇萎縮,深度鎖死了世界經濟,使局部性的金融危機演變為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


(2)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


這波美股大跌始於程式化交易引發的連鎖賣壓。當時機構普遍採用一種叫做「投資組合保險」的量化策略,本意是透過程式自動在股市下跌時賣出股指期貨來對沖風險。意料之外的是當市場在1987年10月19日突然開始下跌時,大量機構同時觸發了拋售指令,形成了程式化交易的惡性循環,最終演變成一場全面的流動性危機和鏈式踩踏。


除此之外,為了抑制國內通脹並穩定因《廣場協議》而持續貶值的美元,聯準會在前期的加息政策收緊了市場流動性。這一貨幣政策背景與程式化交易等技術面因素疊加,共同為市場的恐慌性拋售火上加油。


(3)2000 - 2002年網路泡沫破滅


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網路產業的崛起,市場瀰漫著一股非理性的樂觀氣氛。大量資金湧入相關企業,使其估值嚴重偏離基本面,吹出了巨大的資產泡沫。許多網路公司股價雖然被推至高位,卻長期無法實現穩定盈利。市場對它們的盈利能力越來越懷疑,最終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為了給過熱的經濟降溫,聯準會自1999年底開始快速升息,這項貨幣緊縮政策,成了壓垮網路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


(4)2007 - 2009年次貸危機引發的股災


美國房地產市場在經歷繁榮期後積累了巨大泡沫,其中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過度擴張成爲關鍵問題。當房價開始下跌,大量信用不佳的借款人無力還款,違約潮引發了次貸危機。同時金融衍生品更讓風險蔓延至整個體系,金融機構將次級貸款打包成結構複雜的金融衍生品出售給全球投資人,使得危機像骨牌般擴散。次貸危機爆發後,這些衍生品價值暴跌,嚴重損害了金融機構的資產狀況。次貸危機徹底摧毀了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信心,引發了風險資產的拋售潮,最終導致股市崩盤。


(5)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下的股市大跌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迫使多國採取封鎖政策,造成經濟活動停擺、工廠停工、供應鏈斷鏈,民間買氣也大幅縮水,嚴重衝擊了企業盈利。疫情發展的巨大不確定性引發了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深切擔憂,恐慌情緒迅速蔓延,成為股市暴跌的重要推手。與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之間爆發的石油價格戰,導致國際油價崩跌,不僅引發了能源行業震盪,也進一步加劇了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


(6)2022年1月-10月升息熊市


這波熊市主要起因於聯準會的猛烈升息。為解決四十年未見的高通膨,聯準會啓動了自1980年代以來最為迅猛的升息循環,在2022年全年累計升息7次,幅度高達4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接近零的水準迅速提升至4.25%-4.5%,徹底改變了持續多年的寬鬆貨幣環境。當時通膨完全失控,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在2022年6月年增率高達9.1%,創下40年來新高。加上俄烏戰爭爆發,進一步引發全球能源與糧食供應危機,導致油價飆漲,成為推升通膨的關鍵外部因素。


(7)2025年4月川普關稅衝擊


川普政府於2025年4月2日宣佈了一項激進的貿易政策,核心措施是對所有貿易夥伴課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根據所謂的「貿易平衡」原則,針對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再加徵更高的稅率。這一政策嚴重超出了市場預期,從根本上顛覆了現行的全球貿易規則,即刻引發了市場對全球供應鏈斷裂和貿易體系陷入混亂的深度恐慌,最終引發了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

美國股市大跌對其他金融資產有什麽影響?

美股大跌往往會觸發典型的「避險模式」,即資金從股票、加密貨幣等高風險資產,流向美國國債、美元、黃金等低風險資產。


(1) 債券:當股市暴跌時,投資人風險意識升高,會轉向更安全的資產。美國公債,尤其是長期公債,很久以來一直被視為全球頂級的避險資產,大量資金會從股市撤出並湧入債市,推高債券價格,導致收益率下跌。


不過如果股市下跌是由惡性通膨引發的(如2022年),迫使聯準會激進升息,那麼在下跌初期可能會出現 「股債雙殺」。但當市場擔憂從通膨轉向經濟衰退時,債券的避險功能就會重新主導市場。


有歷史數據顯示,無論是美國牛市回調,還是牛市轉熊,美債收益率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普遍會繼續下降約45個基點。

美公債殖利率差異及美股關係圖

【數據來源:MacroMicro】

(2) 美元:在全球市場恐慌時期,美元是僅次於美國公債的終極避險貨幣。全球投資者會拋售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資產和其他貨幣,換回美元,導致美元升值。


另外,在全球市場,很多交易都以美元進行。當股市暴跌引發去槓桿潮時,投資人需要平倉並償還美元貸款,這會產生巨大的美元買盤,進一步推升美元匯率。


(3) 黃金:黃金是傳統的避險資產。當股市暴跌、市場信心崩盤時,投資人會買入黃金來對沖不確定性,從而推高金價。如果美股大跌時,市場同時預期聯準會將降息,對黃金便是雙重利多(避險需求 + 利率下降)。但如果大跌發生在升息循環初期,較高的利率會抑制黃金的吸引力,使其表現可能不如公債。


(4) 大宗商品:股市大跌通常預示著未來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這意味著對石油、銅等工業原材料的需求將減少。因此,油價和銅價通常會隨股市一起下跌。不過,如果股價下跌是由地緣政治事件導致供應中斷(例如產油國戰爭)引起的,那麼油價可能會逆市上漲,形成「停滯性通膨」的格局。


(5) 加密貨幣:儘管加密貨幣被部分支持者視為「數位黃金」,但在近年的市場波動中,其表現更接近科技股等高風險資產。當美股暴跌時,投資者會拋售加密貨幣以換取現金或彌補股市虧損,導致加密貨幣價格通常隨美股大幅下跌。

美國股市大跌對台灣股市有什麽影響?

從歷史數據看,美國股市與台灣股市有著高度的連動關係,美股大跌往往通過三個主要管道對台股造成衝擊:


最直接的衝擊來源於市場情緒的傳染。美股作為全球投資風向,一旦暴跌會立刻引發全球投資人的恐慌。當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時,投資人會同步拋售台股等風險資產,形成「恐慌性賣壓」的局面,2020年3月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股災就是最好的例子。


同時外資資金的移動也是一個關鍵管道。外資是台股市場的重要玩家。當美股出現大幅波動或下跌時,國際投資者為應對流動性需求或重新配置資產,經常會從包括台股在內的新興市場撤資,直接對台股造成壓力。


而對台股最根本的影響是實體經濟聯動。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市場,美國經濟衰退會直接減少對台灣出口產品的需求,尤其會影響台灣的科技與製造業。企業盈利預期的下滑,最終會反映在股價的下跌上,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表現便是例證。

如何在美股大跌前察覺即將到來的市場變化?


每一次的美股大跌都不是偶然的發生,如何在大跌前嗅到即將到來的市場變化?我們建議投資者在日常瀏覽新聞時事,財經數據時時重點關注以下方面:


影響美股漲跌原因

經濟數據

貨幣政策

地緣政治因素

市場情緒


(1) 經濟數據:經濟數據是投資者判斷經濟健康狀況的主要依據之一。數據良好可能推動股市上漲,反之則可能導致股市下跌。這些數據包括GDP、就業數據、消費者信心指數、企業盈利情況等。


(2) 貨幣政策: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也是影響美股市場的重要因素。當利率上升,借貸成本增加,消費和投資可能減少,股市可能承壓;反之,當利率下降,借貸成本減少,消費和投資可能增加,股市可能受益。


(3) 地緣政治因素:國際衝突、政治事件、貿易政策等都可能影響投資者的情緒和股市的行情。


(4) 市場情緒:投資者的信心和恐慌情緒也會影響股市的漲跌。當投資者對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時,股市可能上漲;當投資者恐慌或擔憂經濟前景時,股市可能下跌。


這些因素有時候是相互影響的,比如一個政策變動可能影響經濟數據,從而影響市場情緒,最終導致股市波動。因此,投資者需要關注並理解這些影響美股漲跌的因素,以便在未來的風險來臨前嗅到即將到來的市場變化。


如何獲取最即時的財經數據?


想要做好預判,減小信息差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健康的經濟數據,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以及國際衝突、政治事件、貿易政策以及投資者的情緒都是日常投資需要關注的信息種類。投資信息的閉塞往往會讓投資人陷入困境后才發覺想要脫身卻爲時已晚。


目前市場上的券商平台爲了幫助投資者更好跟蹤市場,會實時更新最新的財經資訊。像Mitrade這樣用戶數量龐大的平台,甚至會幫助用戶直接細化整理好新聞和投資數據,分成不同的版塊,方便快速獲取重要信息。


【圖源:Mitrade】

【圖源:Mitrade】


這裏我們建議大家多加留意交易觀點、財經日曆、即時新聞、情緒指數這幾個信息板塊,減小信息差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在第一時間把握市場動向。


注冊Mitrade

歷史上幾次美股大跌事件,對散戶有何藉鑑意義?散戶應如何應對美國股市的大跌?

當美股市場出現劇烈震盪時,這種波動會透過資金流動與市場情緒等管道,迅速影響到台股市場。比如,2020年3月新冠疫情全球爆發期間,美股暴跌引發全球恐慌,台股同期跌幅超過20%;2022年4月聯準會釋放激進升息信號引發美股動盪,台股也隨之出現明顯回檔。


面對美股大幅修正,建議投資人提高警覺,並採取主動的風險管理策略。在資產配置上,可以適度降低股票等風險資產的比重,增加現金與優質債券的持有;對於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投資人,還可以審慎運用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透過建立「保護性賣權」等策略,為手中的持股提供明確的下檔保護。

在缐交易黃金、股票、外匯、比特幣等金融市場


點擊下方按鈕立即註冊Mitrade與數百萬用戶發掘交易機會!


illustration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00919打破連漲紀錄首度調降!高股息ETF「四大天王」全數配息縮水 背後真相曝光投資慧眼Insights-被市場稱為「高股息ETF四大天王」(00919、00713、0056、00878)全數出現配息縮水情況,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作者  投資指南針Insights
9 月 01 日 週一
投資慧眼Insights-被市場稱為「高股息ETF四大天王」(00919、00713、0056、00878)全數出現配息縮水情況,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placeholder
康霈*澄清來得太遲!1.5萬張賣單說明一切:一場由減肥藥夢碎引發的踩踏遠未結束生物科技股康霈*(6919)昨日法說會拋出減肥新藥臨床試驗延期半年的消息,儘管公司火速發布聲明強調是"主動選擇推遲",卻難以掩蓋股價一日跌停鎖死、1.5萬張賣單排隊的殘酷現實。這場被市場解讀為"欲蓋彌彰"的澄清,反而揭露了生物科技股過度投機的問題本質。
作者  投資-槓把子Insights
9 月 10 日 週三
生物科技股康霈*(6919)昨日法說會拋出減肥新藥臨床試驗延期半年的消息,儘管公司火速發布聲明強調是"主動選擇推遲",卻難以掩蓋股價一日跌停鎖死、1.5萬張賣單排隊的殘酷現實。這場被市場解讀為"欲蓋彌彰"的澄清,反而揭露了生物科技股過度投機的問題本質。
placeholder
台積電股價暴跌後微彈,外資分析報告力撐股價,半導體產業前景是關鍵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作者  財富進化論Insights
8 月 21 日 週四
台積電(2330)於8月20日股價下探至1,140元,單日重挫45元,台股指數因此一度下滑至23,734.17點,月線失守,不過今天(21日)開盤後,台積電略微回升,最高上漲10元,現價1,145。
placeholder
生技股走勢兩樣情!康霈、合一攻漲停 浩鼎因「瘦身」慘跌鎖死​投資慧眼Insights-生技醫療族群今日表現強勢,合一、康霈兩檔股上攻漲停,而浩鼎卻因減資50%跳空跌停。
作者  投資指南針Insights
9 月 02 日 週二
​投資慧眼Insights-生技醫療族群今日表現強勢,合一、康霈兩檔股上攻漲停,而浩鼎卻因減資50%跳空跌停。
placeholder
康霈*減重藥遭FDA一拳重擊!股價跳空跌停 賣單高掛上萬張 散戶集體出逃?​投資慧眼Insights-因減肥藥進展受阻,生技股康霈*(6919)今(10)日早盤開盤即跌停鎖死在229.5元,暴跌10%。
作者  投資指南針Insights
9 月 10 日 週三
​投資慧眼Insights-因減肥藥進展受阻,生技股康霈*(6919)今(10)日早盤開盤即跌停鎖死在229.5元,暴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