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管控再收緊,ASML出貨拉警報:最長恐延遲數週

投資慧眼Insights-中國近日宣佈對稀土出口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半導體供應鏈預計將受到嚴重衝擊!
中國近日宣佈對稀土出口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此舉被視為針對半導體產業的精准打擊,可能進一步影響全球人工智能晶片的發展進程。
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生產超過九成的加工稀土與稀土磁體,這些關鍵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飛機引擎及軍用雷達等領域,如今出口管制升級,引發國際市場震盪。
週五,美國股市遭遇大幅拋售,三大指數均跌破21日指數移動平均線,其中費城半導體指數暴跌超過6%。科技與綠色能源類股因高度依賴釹、鏑等稀土礦物,成為重災區。與此同時,稀土相關企業股價逆勢上揚,MP Materials盤中漲幅達15%,USA Rare Earth一度躍升19%,NioCorp Developments也收漲8%,顯示市場對稀土供應緊張的預期升溫。
業內知情人士透露,全球唯一能生產最先進半導體設備的艾司摩爾(ASML),可能因稀土限制面臨數週的交貨延遲。該公司的極紫外光微影設備需使用高精度雷射與磁鐵,這些元件對稀土材料依賴極深。此外,中國新規要求海外企業在出口含中國稀土元素的材料時必須取得許可,此條款可能直接衝擊ASML的供應鏈運作。
一家美國大型晶片公司的高階主管表示,目前正在評估稀土磁體價格上漲的風險,這可能對晶片生產成本造成壓力。另一家晶片企業則憂心,供應鏈因許可證申請程序而陷入停頓。專家指出,中國此次管制堪稱歷來最嚴厲,不僅影響美國企業,更迫使全球科技業正視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艾司摩爾據傳已著手準備因應業務中斷,並積極遊說荷蘭與美國政府尋求替代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英特爾、台積電與三星電子在內的全球晶片巨頭,均依賴ASML的設備生產半導體,若供應鏈持續受阻,恐拖累整個產業的發展步伐。
白宮表示,政府和相關機構正在評估新規定的影響。與此同時,德國政府也對此表達關注,稱正與企業及歐盟委員會協商對策。這場稀土風暴不僅考驗各國的應變能力,更凸顯全球科技供應鏈的脆弱環節。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