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統計局週五報告稱,加拿大的失業率在八月份從七月份的6.9%上升至7.1%。這一數據低於市場預期的7%。
加拿大統計局在新聞稿中指出:「八月份就業人數減少了66,000人(-0.3%),主要是由於兼職工作減少。」報告的其他細節顯示,參與率小幅下降至65.1%,而平均時薪同比增長3.6%。
在美國時段早些時候,美元/加元跌至三天低點,接近1.3750,因為在美國令人失望的就業數據公布後,美元(USD)遭遇了強烈的賣壓,該數據顯示八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了22,000人。然而,由於加拿大的就業數據未能達到預期,美元/加元設法抹去大部分日內損失,最後交投於1.3800,日內下跌0.12%。
勞動力市場狀況是評估經濟健康狀況的關鍵因素,因此也是貨幣估值的關鍵驅動因素。高就業率或低失業率對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長有積極影響,從而提高當地貨幣的價值。此外,一個非常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填補空缺職位的工人短缺——也會對通貨膨脹水平產生影響,從而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因為低勞動力供給和高需求導致更高的工資。
一個經濟體的薪資增長速度對政策製定者來說至關重要。高工資增長意味著家庭有更多的錢可以花,這通常會導致消費品價格上漲。與能源價格等波動性更大的通脹來源不同,工資增長被視為潛在和持續通脹的關鍵組成部分,因為工資增長不太可能逆轉。世界各國央行在決定貨幣政策時都密切關註工資增長數據。
各央行對勞動力市場狀況的重視程度取決於其目標。一些央行除了控製通脹水平外,還明確有與勞動力市場相關的任務。例如,美聯儲(Fed)肩負著促進充分就業和穩定物價的雙重使命。與此同時,歐洲中央銀行(ECB)的唯一任務是控製通貨膨脹。不過,不管他們有什麽任務,勞動力市場狀況對決策者來說都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它是衡量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而且與通脹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