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七連漲終結!是上車機會還是牛市拐點?

投資慧眼Insights-
2025年9月4日,瘋狂上漲的黃金終於「喘了口氣」——國際金價在連續七日創新高後回檔0.38%,收報3545.78美元/盎司。很多投資人一邊糾結是不是該獲利了結,一邊又怕錯過後續行情。
這場波動背後是一場精彩的多空博弈:
亞洲交易時段,金價一度從3,578美元閃跌至3,510美元附近。技術派指出,RSI早已發出“過熱警報”,部分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同時,聯準會官員一句“降息仍要謹慎”,也給此前狂熱的降息預期稍稍降了溫,美元反彈、金價承壓。
但真正讓市場睡不著覺的,仍是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川普再度釋放「全面加徵關稅」訊號,貿易政策迷霧重重。儘管尚無具體政策出台,但這種懸念本身,就已為黃金的避險屬性悄悄「充值」。更別說全球央行還在瘋狂囤金——2025年前8個月官方購金規模年漲23%!
昨晚公佈的美國ADP就業略低預期,但失業數據仍顯韌性。經濟好像沒那麼差?市場短暫降低了避險需求,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已聚焦在即將發布的非農業數據上——它很可能成為黃金短期走勢的「引爆點」。
後市怎麼走
技術面提醒:3,500美元是關鍵支撐,失守或下探3450-3498區間;上方3,600美元則是心理阻力位。但更多機構堅信:黃金長牛的邏輯絲毫未變!
高盛最新報告直接點題:建議將大宗商品納入投資組合,實現“分散化配置”,而黃金更是他們“最堅定推薦”的看漲標的!報告維持2026年金價4000美元/盎司的目標,極端情形甚至看高到4500美元。
為什麼這麼樂觀
三大結構性趨勢(3D)正在發力:
→ 能源去風險化:全球電網投資狂潮,帶飛銅需求;
→ 國防支出增加:歐洲軍費佔比預計持續提升,工業金屬受益;
→ 去美元化:央行購金潮持續,黃金成為「不依賴信任」的硬資產。
他們也提示了兩個關鍵風險:
聯準會獨立性受質疑:可能推升通膨、削弱美元,黃金反而受益;
大宗商品供應越來越集中:地緣衝突、貿易爭端頻繁,價格波動加劇。
結論
短期波動難免,但黃金的長線劇本依然亮眼。如果你也關注黃金,不妨記住:跌了不慌,漲了不躁,關鍵仍在於你是否相信這個世界正在走向更多不確定性。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