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8月營收創同期新高,有何亮點?美外資揭股價下一步

投資慧眼Insights-鴻海(2317)8月營收達到新台幣606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61%,今年前8個月營收達4兆6599億元。
電子代工龍頭鴻海(2317)今(5)日公布8月營收表現,交出新台幣6065億元的成績單,較去年同期成長10.61%,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累計今年前8個月營收達4兆6599億元,年增率突破16%,同樣改寫歷史同期最佳表現。
細看產品別表現,8月份「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及「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呈現強勁成長態勢,特別是在AI機櫃出貨動能強勁帶動下,月增率表現亮眼。相對地,「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出現小幅衰退,而「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因主要產品進入新舊轉換期,加上匯率因素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呈現衰退。
累計前8個月來看,「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及「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強勁成長,「電腦終端產品類別」也有顯著成長,至於「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大致持平。
鴻海輪值CEO楊秋瑾先前在法說會中透露,第二季人工智慧伺服器業績年增率高達60%,預估第三季營收將年增170%,機櫃出貨季增率更可達300%。她強調,全年AI伺服器營收將突破兆元規模,且看好2026年AI伺服器市場持續暢旺。
展望第三季,鴻海表示雲端網路產品出貨將大幅提升,可望保持強勁成長趨勢,加上ICT產品進入傳統旺季,營運將逐漸加溫,預期第三季整體營運將呈現季增及年增的表現。不過公司也提醒,仍需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和匯率變化的影響。
外資法人對鴻海後市表現高度關注。摩根士丹利(大摩)在營收公布前就指出,鴻海8月營收將成為股價重要轉折點,若高於預期水準(7120億元),可望成為推升股價上漲5%的催化劑。相反地,若未達標,則存在5%的修正壓力。按大摩的推演情景,鴻海短期內股價可能承壓。
不過,長期來看,鴻海AI伺服器的強勁成長動能仍受到市場肯定。
分析師認為,鴻海在AI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隨著AI伺服器出貨持續放量,加上傳統旺季效應發酵,下半年營運展望依然樂觀。不過投資人也需留意匯率波動、關稅政策及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可能對營運帶來影響。
整體而言,鴻海8月營收在AI伺服器強勁成長帶動下創下同期新高,雖然消費智能產品線面臨短期調整,但公司對全年「顯著成長」的展望維持不變。市場將持續關注後續營收動能是否延續,以及AI伺服器業務能否持續超預期表現。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