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匯交易入門教學:基礎交易知識
外匯和外匯市場
外匯英文名為Foreign Exchange, 也可以簡稱為Forex或是FX,是指企業或個人用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行為。而外匯交易是將一種貨幣買賣另一種貨幣的投資方式。如果您認為一種貨幣價格會比另一種貨幣更強,且你的預期最終是正確的,那麼你就可以獲利。
外匯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場,也是全球性的去中心化市場,世界貨幣都在這個市場裡交易。匯率每秒鐘都在波動,因此整個外匯市場是不斷變化。
延伸閱讀:外匯是什麼? 爲什麽交易外匯?
誰來決定貨幣價格走勢?
決定貨幣的強弱通常就是三方面:經濟、貿易和政治,舉幾個例子:
經濟狀況
一國的收入所得、就業率、通貨膨脹率等指標,表現越好,貨幣通常就越強勢。
央行政策
央行的貨幣政策及財政部的財政政策會影響到貨幣的供給、刺激經濟的效果,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也可以左右貨幣的相對價值。最典型就是當聯準會在加息周期的時候,美元通常都表現特別强勢。延伸預閱讀:美國升息對台灣有什麽影響?2023美國升息時間表一覽
美元指數隨著美國利率上升而上升
(圖源:MacroMicro )
國際貿易
進出口貿易往往需要進行貨幣兌換。當貨幣升值時,有利進口不利出口,進口國外的東西到台灣較便宜。通常出口多於進口(有貿易盈餘)的國家,貨幣較為強勢。
政治穩定
政治安定的國家也較容易升值,投資人對於其金融環境較安心,各國外資進場的熱錢也會較多。
▶ 如何讀懂外匯報價?
在外匯市場中,通常以貨幣對的形式報價,例如:英鎊/美元(GBP/USD) 、 美元/新臺幣(USD/TWD)。之所以成對出現,主要原因是如果我們要進行外匯交易,買入一種貨幣和賣出另一種貨幣總是同時進行的,而外匯又與國際貿易、政治經濟、國際關係息息相關,所以對於外匯交易者而言,時事的了解必不可少。
匯率的報價形式通常涉及兩種貨幣,我們稱之為:基礎貨幣(Base Currency)和標價貨幣(Quoted Currency),以美元兌新台幣(USD/TWD)為例:
在此例中,美元USD即為基礎貨幣。在匯率的報價形式中,基礎貨幣的價值通常為一單位;而新臺幣TWD則是標價貨幣。上圖告訴我們,當我們想要買賣一單位基礎貨幣可以需要多少報價貨幣,對應本例我們可以知道,29.15的新臺幣可以兌換1美元,1美元可以兌換29.15新臺幣。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即以本國貨幣作為標價貨幣,外幣作為基礎貨幣;但美國、歐盟、英國極少數國家是以本國貨幣為基礎貨幣,外幣為標價貨幣。
做多和做空
在進行外匯交易之前,應該先熟悉其交易的指令。在外匯交易中,做多也稱買入(Buy),是指買入基礎貨幣、賣出標價貨幣;做空也稱賣出(Sell),是指賣出基礎貨幣,買入標價貨幣。
我們通常把買入基礎貨幣頭寸稱為“多頭(Long)”。賣出基礎貨幣頭寸稱為“空頭(Short)”。
平倉
如果我們之前買入(賣出)了基礎貨幣,過了一段時間出於獲利或者止損的目的又將基礎貨幣賣出(買入)的行為,我們稱之為“平倉”,也可以理解對衝平倉,相當於做了一個相反的動作。
買入價、賣出價、點差
如果你觀察過外匯報價就會發現,所有的外匯報價都由兩個價格組成:“買入價”和“賣出價”。
(圖源:Mitrade)
* 註冊領USD10贈金,交易再領USD90!简单两步,奖励到手
買入價(Bid)是指經紀商(Broker)願意用多少報價貨幣購買基礎貨幣,這也是我們在市場上能夠賣出的最合適的價格。例如台灣銀行官網有所謂的【牌告利率】,其所謂買入價及賣出價意思是【本行買入】、【本行賣出】的價格。
但像是一些線上交易平台,其買入價是以“交易者”的角度來寫,因此所謂的買入價就是交易者直接買進的價格,而賣出價就是交易者現在要賣出的市價。
如上圖,以歐元/美元為例,如果我們想賣出歐元,那麼我們賣出的價格是1.09475。相反,如果我們想買入歐元,那麼我們買入的價格是1.0948。
買入價和賣出價(Bid&Ask)之間存在一個差價,這個差價就叫做“報價的點差”(Spread),也可以認為是交易商在客戶進行每筆交易時收取的費用。例如,歐元/美元(EUR/USD)貨幣對報價為1.09475/1.0948,點差即為0.0005。
外匯怎麼玩才賺錢?玩外匯有哪些風險?
在外匯市場上賺錢,實質上就是高買低賣賺取差價。和其他金融市場相比,外匯的特殊之處就在於我們交易的是某種貨幣,結合上文來講,就是以一種貨幣買賣另一種貨幣。
所以匯率的變化就是我們賺取收益的關鍵,如果我們持有標價貨幣,且預計匯率即將升高,那麼我們就把標價貨幣兌換成基礎貨幣,等到一段時間匯率上升之後,再把基礎貨幣兌換成標價貨幣,賺取差價,反之亦然。
還是用上面的例子,假設我們預期未來美元(基礎貨幣)/新台幣(標價貨幣)的匯率將上升,我們在匯率USD/TWD=1:29.15時,用291,500新臺幣兌換為10,000美元,一個月之後,匯率如期上漲至32.15,我們再將10,000美元全部兌換成新臺幣,此時我們可以獲得321,500新臺幣,賺了30,000新臺幣,具體操作可以參考下方表格。
美元(USD) | 新台幣(TWD) | |
投資者用新台幣以29.15的匯率兌換10,000美元 | +10,000 | -291,500 |
一個月之後,匯率上升,投資者以32.15的匯率將手中的美元全部兌換成新台幣 | -10,000 | +321,500 |
收益狀況 | 0 | +30,000 |
▶ 外匯交易風險有哪些?
上文也提到過,影響貨幣價格走勢的因素有很多,也就意味著這些影響的因素有可能成爲交易外匯的風險,把握好了能給你帶來利潤,沒把握住就有可能帶來虧損,這裏我們延申一下。
匯率風險
匯率風險是由貨幣價值不斷變化導致的,它受全球供需平衡中持續且不穩定的變化的影響。匯率的變化通常基於市場對貨幣及貨幣當局未來走勢的看法預期好壞。
利率風險
一個國家的利率水平會影響本國的貨幣兌換率,通過觀察利率變化,我們能夠大致知道該國家目前的經濟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外匯市場中利率的波動會極大程度的影響交易者的投資決策。交易者不但要關注基礎貨幣的地區/國家的利率,還得關注標價貨幣的地區/國家,就比如美元/新臺幣(USD/TWD),就需要關注台灣央行與聯準會的最新利率動向,一般來説這來信息很多財經日曆都有。
國家風險
在考慮投資貨幣時,我們必須要評估發行國的結構和穩定性。有些發展中地區以及第三世界國家,貨幣對美元的匯率是相對固定的,比如古巴、朝鮮。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銀行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儲備來維持固定的匯率。頻繁的國際收支逆差會導致貨幣危機,並導致貨幣貶值,這對於外匯有很大影響。
交易對手(違約)風險
在外匯市場,每天超過30%的交易是和經紀商進行的。我們主要面臨的風險是可能是因為破產或者監管不到位等原因,導致經紀商不給支付出金。對於普通交易者來說,這個風險是難以衡量的,只能依賴於監管部門,因此選擇一個受到正規機構監管的值得信賴的經濟商是我們獲取收益的基礎。
爆倉風險
對於外匯保證金、差價合約CFD的交易者來說,由於存在著杠桿,一旦爆倉,無疑就是夢靨。雖然大部分的線上交易平台,都會設置止損價位,但是,一旦發生極端情況,比如俄烏冲突、Covid-19爆發,匯率過度震盪,有可能出現交易價位跌破止損價格。而交易者如果無法及時補充保證金(Call Margin),平台將會自動結算,屆時可能導致血本無歸。
▶ 找準外匯交易時機
常言道:有風險才有利潤,當我們知道外匯交易風險在哪裏之後,只要做好風險管理,就有機會從行情波動中把握機會。
擧個外匯市場的經典案例:2015年1月,瑞士央行爲了調整瑞士的經濟,突然宣佈取消自2011年9月以來一直維持著的歐元兌瑞郎(EUR/CHF)1.20下限,導致市場出現了1970年代以來最大的震盪,瑞郎瞬間波動超30%,導致多家外匯券商集體爆倉。
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損失 1.2 億美元,德意志銀行虧損 1.5 億美元,花旗損失超過 1.5 億美元,各散戶投資者也出現了集體虧損,但如果我們反過來思考,這不也意味著有些人藉助這次黑天鵝,賺的盆滿鉢滿嗎?不然虧損的錢去哪了呢?
【素材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在這個案例中,歐元/瑞郎(EUR/CHF)在這一貨幣,歐元是基礎貨幣,瑞士法郎是標價貨幣。如果我們認為瑞士央行的行動會打擊瑞郎,使其走弱,那我們就要買入(Buy)歐元,等到匯率到達預期之後再賣出歐元,兌換成瑞郎。相反,如果我們認為瑞士央行的行動將會打擊歐元,使其走弱,那麼我們就要賣出(Sell)歐元,等到匯率下降時在平倉,換回歐元。
如何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
在外匯市場,我們買賣一種貨幣不能只買一單位,例如只買(賣)1歐元,這是不允許的。與股票市場相同,外匯市場同樣以“手”為單位,可細分為【標準手】、【迷你手】、【微型手】:
類型 | 數量 | 貨幣 |
標準手 | 100,000 | 基礎貨幣 |
迷你手 | 10,000 | 基礎貨幣 |
微型手 | 1,000 | 基礎貨幣 |
當我們沒有足夠多的資金購買【標準手】甚至是【微型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槓桿。
槓桿率是指【交易規模】與【所用保證金】的實際現金之比,以買入1標準手的歐元/美元(EUR/USD=1.0000)為例,要想買入歐元,按此匯率,我們並不需要100,000美元,如果槓桿率200:1,也就是說建立100,000歐元的多頭部位,只需要500美元的保證金(Margin)。
如果我們判斷正確,當歐元/美元匯率上升至1.0500,我們出售歐元,進行平倉,收益為5,000美元,也就是說我們用500美金的初始保證金獲得了5,000美金的利潤,收益率為1000%。
這就是槓桿,槓桿越高,投資者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少,但注意,在槓桿機制的作用下,盈利和虧損均會成倍增加,也就意味著相對較小的波動都會導致資金較大的變動,無論盈虧與否,都會對投資者造成較大影響。
外匯交易有哪些費用?
交易外匯除了初始資金之外,投資者的成本(費用)大致可分為三種:佣金、點差、隔夜利息。
佣金(Commission)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外匯交易平台都是不收佣金的,收取的只有少數。
點差(Spread)
上文提到的賣出價和買入價之間的差價,在不收取佣金之後,點差在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外匯交易平台收取的手續費。點差的費用在我們建立倉位時就已支付(扣除),無需額外支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外匯交易平台點差通常不固定。
隔夜利息(Swap)
是指外匯投資者在持倉過夜時候需要支付或者獲得的利息,就像我們把資金存放在銀行會獲得存款利息,從銀行借款要支付貸款利息一樣,外匯交易的隔夜利息也有正負之分。正的隔夜利息是投資者將會得到的,但如果是負的隔夜利息,則是投資者需要支付的。
外匯交易APP怎麼選?
在投資外匯時,對於外匯經紀商一定要謹慎選擇,主要參考以下幾點:
監管機構
判斷外匯平台正規與否的方法之一就是查看監管資質如何,查看該平台的監管機構,如果是正規可靠的監管機構,那麼這方面的風險就會小很多。
資金存放情況
如果資金存放在第三方銀行賬戶,受銀行託管保護的話,這個平台就是正規的,相反如果是存放在個人帳戶,那多半是詐騙網站。
信譽情況
信譽是一款外匯APP非常重要的一點,我們可以從用戶數量、用戶評價等多方面考慮,綜合評估一款APP。
交易穩定性
一個穩定可靠的平台基本不會出現延遲卡頓等現象,但如果一個平台總是出現大波動,那麼幾乎可以不考慮了。
基於上述標準,全球有多個交易平臺可供選擇,比如Mitrade、IG Markets、Oanda,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本金大小、風險偏好、承受能力來選擇優質的交易平臺。
外匯交易APP推薦
根據以上述條件,我們篩選了一些符合這些特徵的平臺,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從下面的平臺中選擇適合自己的:
1. Mitrade
Mitrade是一家於2011年成立於澳大利亞的外匯經紀商,得到澳大利亞ASIC及塞浦路斯CySEC的監管。Mitrade最大特點是簡化交易,支持外匯、股票、指數、商品及虛擬幣交易,提供最高200倍杠桿,點差低至0.1,無門檻入金及配備專業投研專家團隊提供總經分析。
Mitrade交易平台易於使用、具有流暢的速度,還為用戶提供50,000美元的模擬賬戶練習交易,平臺的各種交易工具適合初學者進行交易。
總的來説,選擇差價合約平台我們更傾向於選擇監管完善,信譽好,能提供24小時客戶服務,且交易軟體運行穩定的平台,這樣我們的資金安全才能有保障。
2. IG
IG是全球領先的在線交易經紀商,1974年成立於倫敦,可以說是外匯市場上歷史最久的。IG提供數千個金融市場的機會,借助自主研發的先進平台與APP為客戶進入外匯市場提供通道。IG銷售辦事處遍布17 個國家,也是一家富時250的成份公司,充分說明了公司實力和知名度。根據不同地區,IG提供最高200倍杠桿及最低0.3的點差,平臺收取隔夜費、保證止損溢價(具體費用因不同品種而異)。
3. CMC Markets
CMC Markets成立於1989年,現作為倫敦證券交易所(LSE)上市公司,分別接受全球多個主要國家政府監管機構監管,包括FCA、ASIC及FMA等。CMC Markets的交易平台可輕鬆客製化,直觀、簡潔、功能強大。用戶可交易近12,000種股指、股票、外匯和債券等差價合約(CFD)產品。平臺提供最低0.3點起,部分品種收取隔夜費0.0082%起。
4.元大期貨
元大期貨在2017年取得槓桿交易商牌照,是台灣首家取得槓桿交易商資格的期貨商 ,可以執行受台灣監管的差價契約CFD交易。元大期貨為客戶提供MetaTrader 5交易平台,目前有35種外匯貨幣對可交易。平臺的最大杠桿是30倍,對外匯、貴金屬、原油等商品提供0點差優惠,但國外指數和國外個股提供0.01%和0.1%的作業處理費。
5.遠東商銀外匯
由遠東商銀於2004年推出FX Margin Trading業務,配合匯率市場開放24小時交易開始展業。遠東商銀外匯主要支持外國貨幣對交易,暫不支持商品、股指及虛擬貨幣品種,用戶可在官方自研交易平臺FETP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遠東提供最大20倍杠桿及最低點差0.5點起,部分品種收取隔夜費0.0082%起,入金最低10000美元起。
以上5個推薦平臺,新手投資者開戶關注要點清單比較如下:
【資料來源:Mitrade整理】
投資心得分享與建議
很多人對外匯交易都抱有懷疑心理,害怕會血本無歸,那麼玩外匯究竟能不能賺錢呢?我們想分享3點多年的外匯投資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内心的疑惑。
沒有一直盈利的投資者
無論是經驗多麼豐富、技術多麼高超的投資者,都不可能確保每一次交易都獲利,也許是因為缺乏計劃,或者資金流轉不周等等。不僅是外匯市場,其他所有的市場也都是如此,如果您害怕失敗,那麼可能會很難適應交易節奏。
務必拿閒錢投資
儘管外匯交易多為短期投機,仍建議交易者還是以閒錢、不會影響生活的金額做交易。如果您已經失業、沒有收入或者深陷信用卡危機已經無力支付日常所需費用,切忌指望用全部身家開立帳戶,並利用外匯交易成為億萬富翁,最終很有可能會損失全部資金。
勿求快
外匯交易並不能短期速成,外匯交易並不是短期能夠學會的技能,更不是靠運氣致富的方式。外匯交易需要時間學習,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都不能落下,甚至還要更加關注國際間的事情。
風險高
外匯是一個集合名詞,旗下還包含多種不同的交易形式。然而由於大部分的外匯交易都屬於金融衍生品,可利用槓桿方式進行操作,因此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風險高。線上平台往往還能提供超過百倍的槓桿倍數,交易者若是渴望一步登天, 一定都會在這個市場交上學費。當然槓桿倍數開多少取決於個人,利用杠桿,提高資金使用率我們並不反對,但應該在合理的範圍內操作即可。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只有自律的人最終才能長期獲利,成為市場贏家。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