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於週二發布了7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的會議紀要,強調董事會一致認為未來需要進一步降息,並關注放鬆的時機和幅度。
董事會考慮是將利率維持在3.85%還是下調25個基點。
大多數人認為在放鬆之前應謹慎等待通脹放緩的確認,
大多數人認為在四次會議中降息三次並不"謹慎和漸進"。
不變的理由引用了一些數據,包括通脹,顯示出比預期稍微強勁。
就業市場也沒有如預期那樣放鬆,全球嚴重經濟下滑的風險較小。
成員們一致認為貨幣政策適度緊縮,儘管金融條件已經放鬆。
很難知道利率能降到什麼程度才不再緊縮,因此需要謹慎。
支持降息的少數人更看重經濟前景和通脹的下行風險。
降息的理由引用了通脹有望達到目標區間的中點,甚至更低的證據。
美國關稅將拖累全球增長,從而影響澳大利亞,而澳大利亞的GDP已經疲軟。
不確定市場部門的就業是否會在非市場部門放緩時回升。
全球經濟前景高度不確定,美國貿易政策不可預測。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為澳大利亞製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理事會每年在11次會議上作出決定,並根據需要召開臨時緊急會議。澳大利亞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通脹率在2-3%,但也「……為貨幣穩定、充分就業、經濟繁榮和澳大利亞人民的福利做出貢獻。」它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將使澳元走強,反之亦然。澳大利亞央行的其他工具包括量化寬松和緊縮政策。
傳統上,通貨膨脹一直被認為是貨幣的負面因素,因為它總體上降低了貨幣的價值,但在現代,隨著跨境資本管製的放松,情況實際上正好相反。現在,適度的高通脹往往會導致央行提高利率,這反過來又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些資金來自尋求利潤豐厚的投資場所的全球投資者。這增加了對當地貨幣的需求,在澳大利亞就是澳元。
宏觀經濟數據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其貨幣的價值產生影響。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投資於安全和增長的經濟體,而不是不穩定和萎縮的經濟體。更多的資本流入增加了總需求和本國貨幣的價值。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經典指標都會影響澳元。強勁的經濟可能會鼓勵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提高利率,這也支持澳元。
量化寬松(QE)是在降低利率不足以恢復經濟中信貸流動的極端情況下使用的工具。量化寬松是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印刷澳元(AUD)以從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或公司債券)的過程,從而為他們提供急需的流動性。量化寬松通常會導致澳元走弱。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面。它是在量化寬松之後,當經濟正在復蘇,通脹開始上升時進行的。在量化寬松中,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從金融機構購買政府和公司債券,為它們提供流動性,而在QT中,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停止購買更多的資產,並停止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這將對澳元有利(或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