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AI語音公司SoundHound (nasdaq: soun) 2025年Q3財報表現意外亮眼,股價卻狂瀉34%,為何如此?本文將分析SOUN股價歷史走勢與股價影響因素。
十一月,AI語音公司SoundHound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財報。財報顯示,公司本季營收年增68%,並將2025年全年營收預期上調至1.65億美元至1.8億美元之間,顯示公司對成長動能深具信心。
然而,市場對SoundHound的前景卻未展現出同等樂觀,近一個月跌幅已達34%。主要原因在於市場對SoundHound的獲利能力以及目前估值過高的擔憂。
近期,SoundHound已建立多項合作關係,合作夥伴包含技術服務分銷商Telarus、AVANT Communications、連鎖餐飲Red Lobster以及汽車巨頭Stellantis等。
SoundHound是一家成立於2005年的AI語音辨識及處理技術供應商,總部位於美國加州。不同於AI領域的其他公司,SoundHound專注於AI語音辨識技術的開發,成功在AI賽道實現差異化。
2022年,SoundHound透過SPAC方式上市,於4月27日完成與空殼公司Archimedes Tech SPAC Partners Co.的合併,並在4月28日將股票代碼更改為SOUN,開始交易。
SoundHound的核心產品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供用戶「量身訂做」專屬語音助理的獨立語音AI開發者平台Houndify,二是成品AI軟體。
Houndify是一個提供全套工具與資源(API、SDK 等)的開發者平台。與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谷歌的Assistant等捆綁式語音助理不同,Houndify允許企業保留對其品牌、使用者和數據的完全控制權。
可直接使用的AI軟體則包括了進階對話式AI助理SoundHound Chat AI,以及針對特定產業設計的工具,例如專為餐廳點餐設計的Smart Ordering和Dynamic Drive-Thru,以及針對電話客服中心設計的Smart Answering。
SoundHound Chat AI目前主要應用於汽車產業,通常作為車載助理部署,但該應用具有應對更複雜情境的潛力。
該公司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專利技術「Speech-to-Meaning」技術,該技術可直接從語音輸入中即時理解語義,無需先轉譯成文字再進行理解。與傳統技術相比,「Speech-to-Meaning」提供更快、更精確的回應。
時期 | 股價表現 |
2022年4月 | 短暫飆漲 |
2022年5月-2024年初 | 漫長下行與低迷 |
2024年 | 飆升 |
2025年初至今 | 高度波動 |
SOUN於2022年4月28日以SPAC合併的方式上市。上市首日,SOUN開盤價為8.72美元,盤中最高達到10.8美元,收跌至7.5美元。SOUN在5月3日觸及盤中新高18.14美元,5月5日創下收盤新高14.98美元。
SOUN股價2022年全年下跌76.4%,到2022年底已跌至1美元左右,最低收盤價觸及0.97美元。SOUN股價2023年全年上漲15.85%,但相對上市之初的股價,仍處於歷史低點。
2024年2月14日,輝達揭露持有SoundHound股份的消息,隔日SOUN漲幅一度衝上79%,最終收漲66%至3.76美元,開啟了2024年的反彈週期。
2024年12月,SOUN股價全月漲幅高達113%,12月26日觸及24.98美元的盤中新高和24.23美元的收盤新高,這也是截至目前為止的最高價,帶動2024年全年上漲835.8%。
SOUN股價在12月創下歷史新高,這也與該公司合作關係的拓展有關。SoundHound為Church's Texas Chicken的得來速餐廳提供語音AI支援;此外,也得到Wedbush、弗若斯特沙利文等機構分析師的看漲評價。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SOUN在2024年12月股價上漲。
在2024年末創下歷史最高股價後,SOUN開始回檔。2025年2月14日,因輝達揭露已出清SOUN股份的消息,SOUN股價當日暴跌近30%。截至年中,SOUN股價相比歷史最高價已下跌70%,約在7美元附近。
2025年8月8日,因第二季財報遠超預期,SOUN股價飆漲逾25%。然而,隨即在8月14日至21日的一週內抹去漲幅,跌逾20%。除了獲利了結,這一輪下跌也部分歸因於通膨上漲引發的升息擔憂,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報告顯示AI投資尚未帶來利潤改善,導致AI類股普遍下跌。
從8月末至10月中旬,SOUN股價整體上漲。SoundHound在9月與Primary Health Solutions、Red Lobster等公司達成合作,並宣布收購AI公司Interactions,帶動全月股價上漲23.5%。在第二季財報的持續積極影響和一系列利多消息的推動下,SOUN於10月15日達到收盤價21.4美元的階段性高點,但隨後又開始下跌,截至目前(11月26日收盤)已下跌45%至11.82美元。
隨著生成式AI應用落地與商業化加速,資本市場的AI熱潮亦於2024年全面爆發。市場對AI公司的信心逐漸升溫,SOUN也從低迷狀態中復甦,搖身一變成為熱門股。
2024年,SOUN股價因輝達(NVIDIA)的持股而飆升,也體現了這一因素的影響。這對SoundHound而言,不僅意味著來自AI晶片巨頭的強力背書,也暗示著雙方後續進行技術合作的可能性,進而帶動股價上漲66%。
然而,這一因素也可能帶來完全相反的作用。例如,2025年8月,麻省理工學院的報告顯示AI投資尚未帶來獲利改善,引發AI股於8月19日普遍下跌,SOUN亦無法獨善其身。
2025年9月,SoundHound宣布了一系列合作,在社群媒體X上引發異常熱烈的討論,有分析師認為,正是這些討論推升SOUN股價當月上漲23.5%。
分析指出,促成股價上漲的因素正是這些討論,而非SoundHound發布的公告本身。原因在於,部分公告發布當日股價不漲反跌,且股價上漲與網路討論量增加的趨勢相關性更強,這一點與迷因股極為相似。
事實上,SOUN的股價走勢有時確實符合迷因股的特性,例如股價走勢與基本面脫鉤,股價受市場情緒、炒作與投機行為影響更大,又如估值高且持續虧損。
自2005年成立至今,SoundHound仍未實現獲利。儘管2025年前三個季度實現了創紀錄的1.14億美元營收,年增127%,第三季營收亦年增68%,然虧損卻持續擴大。第三季淨虧損高達1.093億美元,為去年同期2180萬美元的逾五倍,此已抵銷其顯著的銷售增長。
核心問題在於,該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不足。近幾個季度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的營收增長快於毛利增長,這表明SoundHound目前尚未產生足夠的營運槓桿。儘管公司規模正在擴大,然單位成本並未降低,變動成本上升速度遠大於營收,這尤其不符合高增長科技公司追求高營運槓桿的理想狀態。
指標 | 2024年Q1 | 2024年Q2 | 2024年Q3 | 2024年Q4 | 2025年Q1 | 2025年Q2 | 2025年Q3 | |||||||
營收(百萬美元) | 11.6 | 13.5 | 25.1 | 34.5 | 29.1 | 42.7 | 42.05 | |||||||
營收年增率 | 73% | 54% | 89% | 101% | 151% | 217% | 68% | |||||||
毛利(百萬美元) | 6.9 | 8.5 | 12.2 | 13.8 | 10.6 | 16.7 | 13.9 | |||||||
毛利年增率 | 90% | 80% | 43% | 22% | 54% | 96% | 14% |
另一方面,在尚未產生獲利的情況下,該公司還持續進行收購,進一步擴大虧損,加劇了市場對其獲利能力的質疑。
鑑於目前僅有2.69億美元現金儲備,若短期內無法實現獲利,且支出持續增加,SoundHound未來幾年內將需籌集更多資金,這恐將稀釋現有股東權益,損害股東報酬,亦將衝擊股價。
1. 股價尚未見頂
根據TradingKey股價評分系統,9位分析師給出的目標均價達16.938美元。相較於SOUN截至11月26日的最新收盤價11.82美元,此股仍有43%的潛在上漲空間。
2. 業績增速快,商業化前景佳,市場潛力大
從財報來看,SoundHound近一年的季度營收年增長顯著,主要歸功於速食店(QSR)領域的快速擴張。SoundHound的客戶包括全球排名前20的速食連鎖店中的7家,並且已在超過14000家餐廳推出AI點餐系統。毫無疑問地,SoundHound已經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除了AI點餐系統,SoundHound還涵蓋了從汽車語音系統到銀行APP等各種應用場景。據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報告指出,對話式人工智慧市場到2030年將達到413.9億美元,這意味著SoundHound還有更大的市場可以拓展。
3. 獨特的技術路徑
該公司採用了獨特的技術路徑,其核心技術「Speech-to-Meaning」可直接、即時地理解語音含義,提供了更快、更精準的回應。此外,SoundHound的開發者平台與科技巨擘推出的語音助理不同,獨立於任何特定的生態系統,這對希望保留對品牌、用戶和數據控制權的企業而言深具吸引力。
4. 大量積壓訂單確保營收穩定
截至2024年底,SoundHound的積壓訂單高達12億美元,且這些訂單的平均合約期限長達七年,這確保了該公司未來幾年合約收入的穩定性,有望驅動營收的長期增長。
1. 估值過高
根據SOUN目前的市值(截至11月26日收盤)49.66億美元,以及近一年營收1.4835億美元,可得出SOUN市銷率約33倍。此數值不僅高於產業均值與許多科技巨擘,甚至高於輝達。如此高的市銷率,表明市場對該公司未來營收增長的極高期望,若增長不及預期,股價很可能大幅波動。
此外,這也意味著該股的投資人支付了更高的溢價。在持續虧損且獲利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以33倍市銷率的股價買入並不具有「性價比」。然而,相較於2024年12月高達111倍的市銷率,目前的數值已大幅下跌,這顯示估值正趨於理性。投資人可選擇其他時機買入,例如當該公司管理層給出明確的獲利時間指引時。
2. 強敵環伺,技術壁壘不足
SoundHound不僅需面對本領域的競爭者,例如專注於提供車載語音助理的Cerence,更需迎接來自通用型AI的「降維打擊」。目前,有一些知名AI公司正試圖擴展其大型語言模型和平台,進軍語音AI市場。
舉例來說,Google在語音辨識準確性方面處於產業領先地位,旗下擁有Google Assistant語音助理和Dialogflow開發平台。亞馬遜的智慧助理Alexa可透過Echo系列智慧音箱,控制娛樂、購物和智慧居家等,還提供了企業級服務Amazon Lex。蘋果的Siri提供裝置內操作,還可透過HomePod控制音樂和智慧居家。
這些科技巨擘通常有更龐大的用戶基礎、更海量的訓練數據,而AI模型的效能很大程度上仰賴於數據量。這意味著SoundHound目前引以為傲的技術優勢有被超越的風險。
SoundHound 作為一家在 AI 賽道實現差異化發展的公司,其商業化前景良好,潛在市場巨大,但鑑於目前過高的市銷率,投資仍有風險。
近期支撐位在11.21-11.63美元,壓力位則在12.16-12.80美元。此外,10美元是重要的心理支撐位,若跌破可能進一步下探。
需重點關注:①2025年第三季營收季減,需關注第四季營收能否恢復成長;②虧損情況及營運費用控制進展;③截至2025年底的訂單儲備金額;④2026年全年財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