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此前風口上的電解液概念再度卷土重來。
截至收盤,華盛鋰電(688353.SH)漲超15%,鵬輝能源(300438.SZ)漲超14%,金銀河(300619.SZ)漲12.96%,維科技術(600152.SH)、石大勝華(603026.SH)漲10%,天奈科技(688116.SH)、天賜材料(002709.SZ)、新宙邦(300037.SZ)大漲。
價格持續攀升,核心材料漲幅超預期
本輪行情的直接驅動力來自漲價。近期,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成分六氟磷酸鋰、碳酸乙烯酯(EC),以及電解液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VC)等三種產品價格均呈現上漲態勢。
上海有色數據顯示,11月27日,鋰電池相關材料延續漲勢。其中,電池級碳酸亞乙烯酯VC均價上漲3000元/噸至17.1萬元/噸,六氟磷酸鋰(國產)均價上漲2500元/噸至16.55萬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六氟磷酸鋰的價格僅為4.98萬元/噸,短短四個月内漲幅已超過兩倍。
漲價的背後是下遊儲能的爆發。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國内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430吉瓦時,預計全年總出貨量有望達到580吉瓦時,同比增長67%。據東吳證券研報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裝機量將增長50%至300吉瓦時,對應電池需求為500至550吉瓦時,2026年仍將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分析人士指出,儲能市場迎來拐點,投資活躍度提升,當前儲能累計滲透率仍處於較低水平,未來前景廣闊。這無疑帶動了鋰電池、以及上遊各類鋰電材料的景氣度。在鋰電池的「大家族」里,電解液就像「血液」一樣重要,儲能市場的爆發,讓電解液產業鏈成了資本眼中的香饽饽。
此外,供給端緊張也是推動電解液價格上漲的另一重要因素。經過過去幾年的行業洗牌,缺乏成本優勢和技術實力的中小廠商大量退出,而頭部企業在產能投放方面也變得更加謹慎,導致市場上的有效供給持續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電解液由於其化學危險性,導致庫存較低,價格彈性較大,一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其價格快速上漲,這也是電解液領漲於其它鋰電材料的主要原因之一。
機構看好持續性,價值重估在即
面對這一輪行情,機構普遍持樂觀態度。
中信建投表示,國内儲能全面迎來經濟性拐點,投資極為旺盛;海外最大的機會來自數據中心帶來的儲能需求,龍頭企業已有大量訂單。儲能帶動下,明年鋰電需求增速將超過30%,對應材料、電池、集成均存在投資機會。當前市場仍停留在對2026年第一季度需求的質疑和較難漲價的預期中,實際上材料全面漲價已經啓動,繼續看好材料,尤其是六氟磷酸鋰、鐵鋰等環節的機會。
東吳證券認為,鋰電材料龍頭已滿產,主流環節供給緊平衡價格拐點將至。2026年龍頭公司指引大超市場預期,預期差明顯,繼續強推電池板塊;同時材料各環節價格拐點明確,六氟磷酸鋰、鐵鋰等環節漲價超預期,看好材料龍頭。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鋰電電解液畢竟屬於週期性行業,隨著產能的擴張,行業可能出現的波動風險,投資者也需警惕。
近日,深圳新星在互動易平台回復投資者稱,2024年年中,公司基本建設完成六氟磷酸鋰7200噸產能。但由於此前市場價格較低,產品處於虧損狀態,所以並沒有開工,最近價格大幅上漲,公司正在安排投產前儀表等設備的安裝。此外,據披露,新宙邦子公司瀚康電子材料現有VC產能10000噸,在建產能5000噸,預計2026年下半年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