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週四晚間表示,他仍然認為美聯儲應該在7月會議上下調利率目標,理由是經濟風險加劇,以及關稅引發的通脹不太可能導致價格壓力的持續上升,路透社報導。
美聯儲應該在7月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
經濟風險上升有利於放鬆政策利率。
如果潛在通脹保持在可控範圍內且經濟增長乏力,則需要更多降息。
美聯儲不應等到勞動力市場出現問題再降息。
延遲降息存在未來需要更激進行動的風險。
證據表明勞動力市場正在變得疲弱。
關稅可能會產生一次性影響,美聯儲可以忽略。
7月降息可能為美聯儲在幾次會議上維持利率提供空間。
如果沒有關稅影響,通脹接近美聯儲2%的目標。
關稅將在短期內推高通脹。
風險包括經濟放緩,GDP約為1%。
經濟需要更接近中性設置的貨幣政策。
預計關稅影響將在明年減弱。
數據顯示就業市場"岌岌可危"。
通脹的上行風險有限。
持續10%的關稅可能在今年使通脹上升0.75%-1%。
私營部門招聘"接近停滯速度"。
截至發稿時,美元指數(DXY)當日下跌0.14%,報98.52。
「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由美聯儲製定的。美聯儲有兩項使命:實現物價穩定和促進充分就業。它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物價上漲過快,通脹超過美聯儲2%的目標時,美聯儲就會提高利率,從而增加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這導致美元(USD)走強,因為它使美國成為對國際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場所。當通貨膨脹率低於2%或失業率過高時,美聯儲可能會降低利率以鼓勵借貸,這將給美元帶來壓力。」
美聯儲每年召開八次政策會議,由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評估經濟狀況並做出貨幣政策決定。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由12名美聯儲官員參加,其中包括7名理事會成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以及其余11名地區儲備銀行行長中的4名,這些地區儲備銀行行長的任期為一年,輪流擔任。」
「在極端情況下,美聯儲可能會采取量化寬松政策(QE)。量化寬松是美聯儲在陷入困境的金融體系中大幅增加信貸流動的過程。這是一種非標準的政策措施,在危機或通脹極低時使用。這是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的首選武器。它涉及到美聯儲印刷更多的美元,並用這些美元從金融機構購買高評級債券。量化寬松通常會削弱美元。」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向過程,即美聯儲停止從金融機構購買債券,不再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於購買新債券。這通常對美元的價值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