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兩大關鍵催化劑——CPI通膨數據與密集來襲的美股財報季,或許將「戳破」或「延續」這場夢幻牛市之旅。而銀行股將作為傳統"頭陣"率先登場,在關稅驚雷的博弈中,在AI狂潮交織的環境下,看美股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美債拋售緩解、但歐美貿易談判缺乏進展,聯准會降息預期升溫,10年期美債殖利率連續兩日下跌,MOVE指數於過去五個交易日中四日下跌。美國三大股指收跌,美國銀行及花旗上季交易收入亮麗,帶動整體業績勝預期,股價分別抽高3.7%及1.8%,富國銀行亦升2.3%。輝達美股盤後跌超6%。受避險買盤支撐,黃金再創歷史高位3261.8美元;油價缺乏方向,連續兩日窄幅整理,暫時企穩61.0美元
此次 CPI 數據也可能初步反映部分已實施關稅的價格效應。富國銀行的研究指出,儘管目前關稅的持續時間、傳導路徑以及可能出現的二次效應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其方向性影響非常明確,通膨上行已成為主流預期。鑒於掉期市場目前定價顯示,聯準會年內將至少降息四次,但若CPI數據反映出通脹上行,預計將加劇市場對美國經濟陷入滯漲擔憂。考慮到有關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下降,10年期美債殖利率或重新回落,並進一步帶動美元走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