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成色幾何?銀行股“因禍得福”,機構樂觀看高標普500年底到6600點

近期,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不斷新高、創造歷史,好像永遠沒有最高點。這無疑讓市場參與者一頭霧水,川普發起的關稅戰一浪高過一浪,地區戰爭衝突又不斷,美債壓力更是迫在眉睫,「美麗大法案」可能將更加嚴峻的美國債務壓力拖垮…
凡此種種,美股在4月跌入低點後,竟然快速反彈,這難道是「美國夢」的奇幻漂流?
當下,本週兩大關鍵催化劑——CPI通膨數據與密集來襲的美股財報季,或許將「戳破」或「延續」這場夢幻牛市之旅。而銀行股將作為傳統"頭陣"率先登場,在關稅驚雷的博弈中,在AI狂潮交織的環境下,看美股將交出怎樣的答卷?
聯準會降不降息,聽川普的? CPI 說了算
6月核心CPI預計將年增2.9%、季增0.3%——週二即將揭曉的通膨數據幾乎提前宣告了聯準會7月維持利率的必然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市場對7月降息機率押注從一個月前的20%驟降至4.7%。
“春季關稅實施後油價下降帶來的抑制通膨效果正在消散”,牛津經濟研究院警告道,“疊加關稅對通膨的滯後傳導逐步顯性化,美聯儲觀望姿態至少延續至夏季”。
更複雜的是,美國銀行的計算指出,川普最新關稅將使實際稅率升至近14%,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鮑威爾尋求的決策明確性越發遙不可及」。
那麼,鮑威爾跟川普的衝突,也就更加劍拔弩張。
銀行業財報:交易收入因關稅波動「因禍得福」
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富國銀行等本週即將公佈的業績將成為財報季的試金石。
要說市場處於癲狂狀態時,誰最開心?必然是投資銀行/券商。或許,它不是最賺錢的,但不管是誰挖到寶藏,這個「賣鏟子的」必然是分到最多的一杯羹。
摩根士丹利的敏銳觀察揭示了產業玄機——關稅引發的市場波動率激增,反而成為交易業務收益的推手:
北美股票成交量從4月年減33%逆轉為6月末成長49%;全球併購交易量同樣強勢回升30%。大摩分析師格拉斯克斷言:“Q2股票市場收入將增長10%,銀行業務收入將超管理層預期。”
摩根大通先前預期第二季投行營收將錄得雙位數降幅,但如今分析師普遍相信實際數據將好於此。
銀行淨利息收入成長(季減2%-3.5%)雖然較為平緩,但卻是觀察經濟韌性的切口。花旗分析師霍洛維茲指出,市場對富國銀行預期最低——而該行剛掙脫十年監管枷鎖。摩根大通則被視為行業“壓艙石”,其近900億美元淨利息收入目標與交易業務的強勁表現將提供關鍵信心支撐。
獲利成長僅2.5%?高盛:標普500衝向6600不是夢
在當前的背景下,對美股企業的獲利看衰似乎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
· FactSet 數據:企業或迎近兩年最慢獲利成長-第二季標普500指數每股盈餘預計僅成長5%;
· 彭博情報更悲觀:預測增幅僅2.5%;
· 嘉信理財分析師戈登:“低門檻讓企業更容易超預期,但焦點將落在毛利率上——這是檢驗關稅傷害的真實試紙。”
然而,這些企業卻有不同的看法:
· 秘密武器一:科技巨頭+AI,王炸組合。儘管宏觀逆風,「七大科技巨頭」第二季獲利仍預期暴漲14%。貝萊德統計顯示,微軟、Meta、亞馬遜和Alphabet的2026年資本支出預計高達3,370億美元,遠超過本年度規模。微軟高層曾透露,光是匯率因素就能為其當季增收數億美元。
· 秘密武器二:「關稅免疫體質」。高盛指出,標普500成分股企業正積極“透過削減成本、調整供應商、管理價格來抵銷關稅”,年初儲備的庫存亦形成緩衝。美國銀行策略師更提出「美國企業優勢論」-指數成分公司對經濟週期敏感度降低,獲利結構更趨穩健。
於是,多家機構以真金白銀投票,紛紛調高標普500指數目標價:高盛將年終預期調至6,600點,美國銀行則看高到6,300點(週五收在6259點)。 「標普500指數年底6300點」不是幻想,而是華爾街對獲利持續成長的信任背書。
图片来源于:tradingview
「疲軟的美元」成就美股
美元暴跌卻成美企財報季的「隱形助攻」。
上半年美元指數創下1973年來最差表現,跌幅達到了10.8%,堪稱尼克森當總統以來,最差的上半年表現。
然而,摩根士丹利策略師亞當斯稱之為「重大且被低估的順風」。
Meta、微軟等跨國巨頭早已嚐到匯率紅利,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大盤股,也有望繼續享受這一紅利。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