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Q2業績創新高,汽車成最大成長引擎

來源 Tradingkey

TradingKey - 小米集團(01810.HK)(ADR.US)2025年第二季交出史上最佳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刷新紀錄。當季總營收達1,160億元,年增30.5%,超出市場預期;經調整淨利為108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75.4%,市場預期102.27億。截至發稿,小米集團美股上漲約1.8%。

智慧電動車成為最大亮點。小米Q2交付新車81,302輛,上半年累計交付超15.7萬輛,全年可望超越2024年總量。新款YU7 SUV自6月底上市後需求強勁,推動汽車業務單季營收達206億元。公司預計汽車業務預計今年下半年獲利,但目前YU7交付等待期已超一年,產能或成其限制因素。

儘管汽車業務高歌猛進,智慧型手機板塊成長放緩。該業務收入455億元,出貨量4,240萬台,年比僅增加0.6%,在「6·18」促銷中與蘋果、華為激烈競爭,導致毛利率承壓。相較之下,物聯網(IoT)與網路服務表現穩健。 IoT平台連接設備數達9.89億台,較去年成長20.3%,受惠於白電市佔率提升及中國國補政策,營收實現30%-40%成長。網路服務營收91億元,年增10.1%,毛利率高達75.4%。

目前,公司持續加碼研發,Q2研發投入達78億元,較去年成長41.2%,研發人員超2.2萬人。小米也發表3奈米製程的Xring O1晶片,並計畫十年投入70億美元,深化晶片與AI戰略佈局。

據彭博消息,小米整體毛利率年增至22.5%,主要得益於汽車規模效應與IoT產品結構優化,但較一季略為回落,主因手機促銷及成本上升。儘管年初曾發生SU7自動駕駛事故,小米已重獲市場信任.需指出的是,小米在其電話會上表示,預計在2027年進軍歐洲電車市場。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台積電2奈米技術洩密案升級,日企社長將赴台協商賠償事宜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爆發重大技術外洩事件,其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機密遭非法竊取至日本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最新進展顯示,TEL社長河合利樹將親赴台灣,於國際半導體展期間與台積電高層會面協商。此舉被視為TEL試圖緩解合作關係危機,業界預期台積電可能在司法調查後提出正式求償。
作者  投資-槓把子
9 小時前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爆發重大技術外洩事件,其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機密遭非法竊取至日本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最新進展顯示,TEL社長河合利樹將親赴台灣,於國際半導體展期間與台積電高層會面協商。此舉被視為TEL試圖緩解合作關係危機,業界預期台積電可能在司法調查後提出正式求償。
placeholder
【今日市場前瞻】Intel股價大漲7%!原油價格下跌1%原油價格下跌1%,川普牽線俄烏會晤;獲利了結加劇,比特幣、以太幣繼續承壓;英特爾盤前大漲7%>>
作者  Alison Ho
9 小時前
原油價格下跌1%,川普牽線俄烏會晤;獲利了結加劇,比特幣、以太幣繼續承壓;英特爾盤前大漲7%>>
placeholder
工具機界勞斯萊斯也撐不住!百德機械啟動週休三日 關稅海嘯又掃倒一家​投資慧眼Insights-繼瀧澤科後,百德機械今(19)日宣布實施「週休三日」!
作者  投資指南針
9 小時前
​投資慧眼Insights-繼瀧澤科後,百德機械今(19)日宣布實施「週休三日」!
placeholder
以太坊(ETH)暴跌10%!鯨魚大戶狂拋貨,4,000美元防線恐失守?據Alphractal數據顯示,隨着 ETH 價格飆升,擁有超過 100,000 ETH (鯨魚)的地址數量有所下降。鯨魚地址的數量已從2020年的200多個下降到2025年的70個左右,目前處於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作者  財富進化論
10 小時前
據Alphractal數據顯示,隨着 ETH 價格飆升,擁有超過 100,000 ETH (鯨魚)的地址數量有所下降。鯨魚地址的數量已從2020年的200多個下降到2025年的70個左右,目前處於近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placeholder
關稅海嘯衝擊!昇金屬工業、育華工業、瀧澤科技重磅宣告,新台幣會大幅貶值嗎?美國擬對台灣課徵「20%+N」的高額關稅,加上新台幣升值,雙重利空下台灣以出口導向的產業臨全面衝擊,製造業更是首當其衝。繼瀧澤科技宣告「週休三日」後,昇金屬工業、育華工業、放出重磅公告。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截至8月15日,全台已有近4000人實施減班休息,其中高達91%集中在製造業。困境下新台幣前景如何定奪?
作者  Insights
10 小時前
美國擬對台灣課徵「20%+N」的高額關稅,加上新台幣升值,雙重利空下台灣以出口導向的產業臨全面衝擊,製造業更是首當其衝。繼瀧澤科技宣告「週休三日」後,昇金屬工業、育華工業、放出重磅公告。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截至8月15日,全台已有近4000人實施減班休息,其中高達91%集中在製造業。困境下新台幣前景如何定奪?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