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汽車Q3利潤暴跌64%、利潤率跌至疫情水平,降薪閉廠能否自救?

Esteban Ma
更新於
Mitrade
coverImg
來源: Shutterstock

投資慧眼Insights - 由於核心乘用車部門業績疲軟以及車型改造等成本高昂,德國汽車巨頭福斯汽車第三季業績暴跌,營業利潤銳減42%,營業利潤率降低至3.6%,創新冠疫情以來的四年最差。


當地時間10月30日週三,福斯汽車公佈了2024年第三季財報。該公司第三季營收為785億歐元,年減0.5%;營業利潤為28.6億歐元(約31億美元),年減41.7%,基本符合LSEG預期的28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6.2%降至僅剩3.6%,為四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第三季淨利潤同比縮減63.7%,至15.8億歐元。今年前三季淨利潤下降了30.7%。

altText

【福斯汽車第三季財報,來源:福斯集團】


福斯集團CFO兼COO Antlitz在聲明中表示,「我們九個月的業績反映了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並強調了我們在整個集團范圍內推出的績效計劃的重要性。福斯品牌這九個月的營業利潤率僅為2%,凸顯了顯著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迫切需要。


Antlitz補充道,隨著新車型逐漸進入市場,盈利中一個罕見的亮點是,7月至9月西歐的訂單量有所增加,這為最後一個季度提供了動力。


有媒體指出,複雜的治理結構、對電動車的錯誤投資、糟糕的管理決策、來自中國的收入下滑、以及德國嚴重的官僚機構都被歸咎於這家全球第二大汽車製造商面臨的挑戰。


由於中國銷量下滑、歐洲競爭日益激烈且需求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等不利因素,福斯汽車在今年下半年發出了兩次盈利預警。


28日週一,福斯汽車宣佈,為進一步削減成本,管理層計劃關閉至少三家德國工廠,裁員數萬名員工。


據悉福斯汽車在德國擁有10家工廠,約12萬名員工。若關閉工廠計劃正式實施,這將是該公司87年歷史上首次關閉德國工廠。


另外,福斯集團也在與金屬行業工會舉行新一輪薪資談判,福斯計劃減薪10%,並尋求在未來兩年內不進行加薪。


德國媒體Handelsblatt報道稱,僅核心品牌薪資削減10%的提議每年就能給公司帶來近8億歐元的收入,福斯希望通過減薪來實現其10億歐元的儲蓄計劃的大部分。


截至撰稿,福斯汽車股價(VOW3.DE)收於88.92歐元,2024年迄今下降10.44%。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PCB巨震!台玻、富喬爆量重摔 資金大逃殺?​投資慧眼Insights-AI狂潮帶動的高階載板需求雖持續推升玻纖布行情,但短線過熱的警鈴已然響起。
作者  投資指南針
14 小時前
​投資慧眼Insights-AI狂潮帶動的高階載板需求雖持續推升玻纖布行情,但短線過熱的警鈴已然響起。
placeholder
51年老廠瑞昇金屬突倒閉:被封「半導體大廠」卻無人知曉?同行昇貿狂飆18年新高與瑞昇的爭議和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行昇貿(3305)的風光。受國際錫、銀價高位運行撐住毛利率,再加上瑞昇退出後的轉單效應,昇貿近期股價節節攀升:8月13日、14日連續兩日漲停,18日再度封死漲停板,股價衝至106.5元,創下18年來新高。
作者  投資-槓把子
14 小時前
與瑞昇的爭議和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行昇貿(3305)的風光。受國際錫、銀價高位運行撐住毛利率,再加上瑞昇退出後的轉單效應,昇貿近期股價節節攀升:8月13日、14日連續兩日漲停,18日再度封死漲停板,股價衝至106.5元,創下18年來新高。
placeholder
中國股市創10年新高!外資加速流入,未來還能漲超10%?隨著美中達成貿易協議、以及政府加強對股市支持力度,中國股票不斷上漲。
作者  Tony Chou
14 小時前
隨著美中達成貿易協議、以及政府加強對股市支持力度,中國股票不斷上漲。
placeholder
英特爾股價再度飆漲!軟銀宣布投資20億美元,川普政府入股在美國政府就收購英特爾10%股份進行談判之際,軟銀先行注資20億美元。
作者  Alison Ho
18 小時前
在美國政府就收購英特爾10%股份進行談判之際,軟銀先行注資20億美元。
placeholder
液冷伺服器、CPO集體大漲!機器人產業鏈爆發【股市焦點】 CPO(共封裝光學)與液冷技術是未來AI資料中心升級、算力基礎設施擴容的核心方向,產業高成長趨勢可望延續。
作者  Tony Chou
19 小時前
CPO(共封裝光學)與液冷技術是未來AI資料中心升級、算力基礎設施擴容的核心方向,產業高成長趨勢可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