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金融市場中,中資股和中概股成為耀眼焦點,吸引了大量全球資金的湧入。
在美股市場,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表現突出,9月11日大漲2.89%,現報8,388.16點,按此計算,該指數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達到24.03%,而最近60日的累計漲幅為13.61%,跑赢美股的大盤指數。
同日,標普500指數(SPX.US)上漲1.36%,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12.00%,最近60日累計漲幅為9.19%,而納斯達克指數(IXIC.US)的單日漲幅為0.72%,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為14.15%,最近60日的累計漲幅為11.89%。
港股市場也是如此,9月以來恒生指數持續反彈,強勢突破26,000點關口,恒生科技指數也一度突破6,000點關口,市場熱度高漲。是什麽因素讓全球資金對中資股和中概股如此青睐?
01 宏觀環境轉變
從宏觀層面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走向是重要因素,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和經濟轉弱,儘管關稅的影響逐漸顯現,零售商開始逐步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而令通脹率開始上升,但當前的上升速度仍處於可控水平,這為美聯儲降息提供了理據。市場普遍認為,9月會議減息25個基點的理據已相當充分。在資金成本下降的預期下,資金可放心追求更高的風險回報,新興市場成為新寵。
02 中資股的活力
這里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美股大盤已連續牛市很多年,主要得益於大型科技股的領漲,未來隨著AI發展潮流的全面鋪開,應可帶來新的增長極——通過降成本和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來擴大經濟增速,但是在此之前,這些大型科技股都需要投入巨資創建未來,微軟(MSFT.US)、Meta(META.US)、亞馬遜(AMZN.US)等,均計劃在未來幾年加大資本開支,打造數據中心和升級算力,意味著這幾年的現金流出和折舊攤銷將大幅增加,有可能令其盈利增速受壓。
然而,資金在過去幾年狂追這些大型科技股,已將它們的估值推到一個極高的水平,考慮到AI所帶來的變革或需要更長時間實現。在可預見的將來,它們當前的估值未必能支撐起潛在的利潤下降,估值進一步上升的空間或有限。
另一方面,中資股長期被資本市場遺棄,過去兩年港股市場表現均全球墊底,估值處於極低水平,但與此同時,中國的科技企業也在加快步伐追趕AI浪潮。
在特朗普的技術遏製下,中資科技企業在尋求自己的技術突破,例如DeepSeek或可通過算法和數據來緩衝算力的限製;The Information報道,阿里巴巴(09988.HK)和百度(09888.HK)已開始使用自研芯片訓練其AI模型,以部分替代英偉達(NVDA.US)的AI芯片,相信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企業通過建立自身的技術實力,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技術繞道,或可給中資科技企業更加廣闊的前景和未來,意味著這些科技企業未來更具估值上升空間。
03中資股的獨特優勢
在全球資金的視野里,中資股還具備獨特的估值優勢與增長潛力。以恒生指數為例,Wind顯示其當前的市盈率僅11.93倍,恒生科技指數的市盈率或約22.67倍,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的市盈率或約21.34倍,顯著低於美股標普500指數近29.1倍和納斯達克指數42.2倍的市盈率水平。
這種低估值意味著在同等盈利預期下,中資股的股價上升空間更大,投資性價比更高。
而且,中國龐大的内需市場為中資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腹地。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在高端消費、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領域釋放出強勁需求。
04 政策利好的催化
政策層面也為中資股和中概股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期,中國政府出台一繫列鼓勵科技創新、支持企業國際化發展的政策。在產業扶持上,加大對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金投入與政策引導,推動相關中資企業加快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
譬如,國家大基金持續對半導體產業鏈企業進行戰略投資,助力中芯國際(00981.HK)等企業提升芯片製造工藝水平,提升國際競爭力,吸引全球資金關注。
同時,金融監管部門優化跨境投融資政策,簡化中資企業海外上市審批流程,放寬外資投資中資股的限製,促進資金雙向流動,為全球資金投資中資股和中概股創造了更便利的政策環境。
05 資金流向的實證
從資金流向數據來看,全球資金佈局中資股和中概股的趨勢愈發明顯。
據 EPFR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資金淨流入規模持續增長,其中投資中國股票的資金佔比顯著提升。該機構新近發佈的數據顯示,按8月日均淨流入計,中國股市和港股均為全球前20大資金淨流入最高的資產市場,淨流入量分别為59.16億美元和51.63億美元。
從下圖可見,累計單月流入量來看,流入中國内地股票基金的資金量從2024年下半年起攀升,持續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遠高於印度的水平。
但是就表現而言,印度股票基金的漲幅遠超中國内地的股票基金,這意味著中國股票基金或仍有較大的上升潛力。
結語
在全球資本追逐價值與成長的新階段,中資資產正以強勁勢頭重回舞台中央——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年内大漲超24%,恒指強勢突破26000點,資金持續湧入、估值仍處低位,凸顯出中國資產的巨大潛力與修復空間。AI創新加速、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内需市場廣闊,中國企業正以獨特優勢吸引全球目光。
在此中資股與港股聯袂上揚、全球資金持續湧入、AI 創新與政策紅利共振的關鍵機遇期,第十二屆「港股 100 強」評選活動籌備工作正式啓動。主榜單及各子榜單將聚焦發掘具備核心技術競爭力(如AI模型自研、芯片替代突破)、估值優勢與内需增長韌性的港股標桿企業。
這一評選為全球投資者精準把握港股估值修復與產業升級紅利提供價值指引,助力共創長期投資回報。讓我們共同擁抱AI浪潮、政策支持與内需升級的時代趨勢,聚焦優質龍頭企業,見證中國資產從「估值低位」向「成長高地」邁進的卓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