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縮有所緩解,9月份同比為-0.3%,較8月份的-0.4%有所改善(彭博社預期:-0.2%)。這是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負值。然而,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繼續上升,達到19個月來的最高點1.0%,較8月份的0.9%有所上升,UOB集團經濟學家何偉辰報告稱。
"9月份CPI和PPI的通縮均有所緩解,但下行壓力預計將持續。美國的關稅政策和疲弱的國內家庭信心繼續對價格施加下行壓力。"
"截至9月份,年初至今,CPI和核心CPI的平均值分別為-0.1%和0.6%,而PPI的平均值為-2.8%。考慮到最新數據,我們將2025年CPI的預測調整為-0.1%(從-0.2%調整)和PPI為-2.6%(從-2.7%調整)。我們繼續預計2026年通縮壓力將有所緩解,CPI將恢復至約0.9%,而PPI通縮將收窄至-0.8%。"
"自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明顯放緩。我們預計2025年第三季度實際GDP增長將放緩至約4.7%(同比),環比季調為0.7%,低於2025年第二季度的5.2%(同比)和1.1%(環比季調)。在中美貿易戰帶來的新不確定性下,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我們重申對2025年第四季度降息10個基點的預測,預計7天逆回購、1年期LPR和5年期LPR年末將分別為1.30%、2.90%和3.40%。我們還看到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50個基點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