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自四月以來一直低於50,而工業生產(IP)增長依然強勁。向高端製造業的工業轉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一偏差。標準 Chartered 的經濟學家 Hunter Chan 和 Moriarty Lam 報告稱,49.3的PMI讀數(而非50)似乎是擴張與收縮之間更合適的分界線。
"中國的PMI調查——提供了實際活動的早期指標——似乎與最近的硬數據不一致。例如,中國的官方製造業PMI在四月至九月連續六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低於50),這意味著製造業活動環比下降。與此同時,2025年8月份的工業生產(IP)年增長率保持在6.2%,季節性調整後的環比增長仍然為正。"
"PMI調查樣本組成與中國工業結構(正在向更高端和高附加值行業轉型)之間的可能差異可能部分解釋了這種差異。高能耗製造業可能是拖累PMI的關鍵因素。同時,2025年上半年高科技製造和設備製造在總工業生產中的份額繼續擴大,表明中國在持續推動創新和綠色轉型。其他因素,如子指數和中小企業的表現,以及更廣泛的工業生產範圍,也可能解釋這一偏差。"
"根據過去五年的數據,49.3的製造業PMI讀數(而非50)似乎是擴張與收縮之間更合適的分界線。因此,九月份的PMI讀數為49.8,可能表明儘管低於50,但工業生產仍然穩健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