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週三(10月31日)進入亞市盤中,比特幣在連續4個交易日急跌後試圖企穩,目前交投在10.98萬美元附近,再度測試11萬水平。交易員繼續消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鷹派言論,這些言論削弱了市場對比特幣ETF的需求。
比特幣過去24小時下跌約5%,至約109,800美元,回吐了本週早些時候的漲幅,主要受鮑威爾鷹派言論和ETF資金流出影響。本月累計下跌超過6%,較10月6日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約15%。這很可能令那些期待10月行情在月底前兌現的投資者失望。
(來源:coindesk)
與此同時,以太坊下跌1.8%,至約3,850美元,延續一個月來的跌勢,因美國現貨ETF流入放緩至接近零,期貨需求疲軟。以太坊在10月均下跌約10%。
美聯儲降息生變打壓風險情緒
這輪下跌凸顯出更廣泛的風險規避情緒,主要源於市場對美聯儲未來降息計劃的擔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昨日表示,12月再次降息「遠未確定」,這使得市場預期迅速降溫。
比特幣連續多日承壓,美國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的興趣正在降溫,比特幣現貨ETF出現明顯資金流出,機構交易員也在獲利了結。儘管美國推出了首批Solana現貨ETF,但Solana價格仍下跌8%,抹去了過去一年的漲幅。
在週五開市之際,比特幣交投在約10.9萬美元附近。市場仍在消化鮑威爾的表態——他暗示12月是否會再次降息尚不確定,這令比特幣ETF和其他風險資產的需求降溫。
加密貨幣交易所Bitget首席運營官Vugar Usi Zade在接受《Investopedia》採訪時表示:「這促使交易員下調了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期。」他指出,美國上市的比特幣和以太坊ETF(包括富達Wise Origin比特幣信託基金FBTC和方舟21Shares比特幣ETF ARKB)的資金流顯示出「投資者的謹慎跡象」,截至10月29日,相關基金累計出現5.5億美元資金流出。
Polymarket數據顯示,交易員目前認爲12月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爲71%,遠低於鮑威爾講話前的約90%。不降息的概率上升至26%,顯示出新聞發佈會後市場預期迅速調整。
比特幣「避險」希望破滅
週四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與股市同步下跌,這似乎澆滅了人們對其作爲「避險資產」或股市波動對衝工具的希望。
事實上,加密市場早在10月10日就遭受重創——當天被稱爲「加密版黑色星期五」,超190億美元的加密持倉被強制平倉。數週後,一些數字資產財資公司(DATCOs)宣佈拋售其持有的加密資產,而這些資產在數月前纔剛被購入。
例如,前生物科技公司ETHZilla在8月轉型爲以太坊儲備機構後,於週一披露其已出售約4,000萬美元的以太坊,以籌集資金回購公司股票。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此舉旨在減少流通股數量並縮小股價與其基礎資產淨值之間的差距。
一些知名的DATCO股票——包括Tom Lee旗下的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BMNR)、Eightco Holdings(ORBS)和SharpLink Gaming(SBET)——自高點以來均暴跌至少70%。
隨着這些DATCO股票開始以低於其加密資產價值的折價交易,其繼續爲財庫增持加密資產的能力受到削弱,市場擔心這可能引發更大範圍的拋售浪潮。Zade表示,儘管DATCO的疲弱確實導致部分市場波動,但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它們引發了系統性拋售。
他說:「市場上還有更大的力量在推動這一切。」
獲利了結而非繼續增持
根據CryptoQuant最新週報,美國投資者對加密市場的需求顯著減弱。比特幣現貨ETF七日平均淨流出281枚BTC,爲4月以來最疲弱的水平之一;以太坊ETF的資金流入幾乎停滯。
Coinbase上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溢價接近零,芝商所(CME)的期貨基差降至多年低點,表明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投資者,都在獲利了結而非繼續增持。
鏈上分析公司Glassnode的數據顯示,市場信心也在減弱。比特幣價格仍徘徊在短期持有者的成本價(約11.3萬美元)下方。長期持有者每月分發約10.4萬枚比特幣,這些錢包向交易所轉移的資金量已激增至每天約2.93億美元,表明資深投資者正在借需求疲弱之機兌現利潤。
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市場也呈現出疲態。週四,Solana下跌8%,至186美元。儘管Bitwise的BSOL在兩天內吸引了1.16億美元資金,Grayscale的GSOL也吸引了140萬美元,但代幣價格的下跌抹去了全年漲幅。Jump Crypto向Galaxy Digital的大額鏈上轉賬進一步打壓了市場情緒,引發了有關投資組合再平衡的猜測。
隨着市場波動率保持低位、倉位相對均衡,交易員正關注美聯儲的下一步行動。目前,Polymarket數據顯示,不降息的概率略升至55%。若美國政府恢復運作、並公佈的數據揭示經濟狀況比目前預期更糟,鮑威爾的立場可能會發生變化,加密市場也將密切關注。
比特幣跌破11萬很危險
市場參與者指出,兩週多前加密衍生品市場的高槓杆清算和創紀錄的爆倉潮是比特幣下跌的主要原因。這場槓桿去化提醒投資者,加密市場的基礎設施並非爲緩釋風險而建,而是爲放大動能而生。
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的分化凸顯出更廣泛的情緒轉變。它曾被視爲投機情緒的晴雨表,而如今在投資者重新擁抱風險時,比特幣卻被拋在後面——風險偏好回來了,但資金流向的不是數字資產。與此同時,黃金悄然重新奪回「避險工具」的角色,不僅本月表現優於比特幣,整個2025年以來也提供了更穩定的收益,在利率和地緣政治動盪中顯得更具防禦性。
(來源:彭博)
這讓一些交易員開始擔心比特幣跌破11萬美元關口的風險。數字資產分析平臺BRN研究主管Timothy Misir表示:「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正測試短期區間的下沿,107,000至109,000美元區間是關鍵支撐位;若持續跌破該區間,可能加速下探至104,000至106,000美元。」
從歷史上看,10月一直是比特幣表現最強勁的月份之一,過去十年的平均漲幅約爲22.5%。但今年似乎是個例外,比特幣本月迄今下跌超過6%,有望錄得自2014年以來最糟糕的十月表現。
(來源:彭博)
無論投資者是否聽從老派比特幣持有者的呼聲——「HODL」(死守不賣)——今年的10月都證明,這一向被視爲穩賺的月份也可能變成一場出乎意料的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