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上線首個鉑金期貨合約,引發全球市場強烈關注。新品種的推出不僅顯著改善本地市場流動性,也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中國需求前景的樂觀情緒,推動倫敦現貨鉑金價格週四(11月27日)一度大漲3.8%,盤中逼近1650美元/盎司的逾一個月高位。
倫敦市場中,現貨鉑金價格一度上漲3.8%,觸及約1,650美元/盎司的逾一個月高位,隨後回吐部分漲幅。根據國泰君安期貨的數據,中國廣州期貨交易所6月交割合約開盤後最高飆升12%,隨後亦有所回落。
截至當天收盤時,鉑期貨主力合約PT2606上漲6.25%,收盤價爲430.30元/克;鈀期貨主力合約PD2606上漲1.53%,收盤價爲370.60元/克。鉑、鈀期貨上漲帶動有色金屬概念股走強。
截至收盤時,鉑期貨成交量6.67萬手,持倉量0.76萬手,成交額292.31億元。鈀期貨成交量3.42萬手,持倉量0.27萬手,成交額130.49億元。
分析稱,這是中國首次爲鉑金及鈀金提供本土價格風險對衝工具,意義重大。此前,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鉑族金屬消費國,卻長期依賴進口市場的國際價格,沒有建立本土的價格錨。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亞太區主管鄧偉斌指出:「這一上市對中國鉑族金屬市場具有變革性意義。工業用戶與加工企業首次擁有受監管的工具來對衝鉑金與鈀金的全球價格波動風險。」
中國目前佔全球鉑金消費近30%,佔鈀金消費約20%,廣泛用於汽車尾氣處理系統、珠寶製造及投資需求,因此本地價格體系的形成被視爲關鍵一步。
2025年至今,現貨鉑金和鈀金分別上漲76%與56%,大幅跑贏黃金。支撐因素包括:南非生產中斷導致供應趨緊,市場連續第三年面臨供應缺口,投資需求在貴金屬整體走強背景下升溫以及美國可能考慮對鉑金增稅,引發供應向美國傾斜、造成其他市場緊張。
供應憂慮與需求復甦疊加,使鉑金成爲今年表現最突出的貴金屬之一。
在期貨推出前,中國10月份進口鉑金10.2噸,較去年同期翻倍。分析認爲,進口激增不僅受期貨上市帶動,還與11月1日起取消對中國鉑業公司長期享有的退稅政策有關,提前採購行爲顯著增加流量。
廣州期貨交易所還將每日更新倉單庫存,爲全球主要消費地提供罕見的、透明的市場基本面信息。
隨着金屬價格大幅攀升,鉑金礦企股價亦迅速走強。今年從英美資源拆分、在倫敦上市的 Valterra Platinum Ltd. 累計上漲超70%;Impala Platinum Holdings Ltd. 等其他主要供應商同樣大幅上揚。
(來源:彭博社)
投資者押注供應趨緊與需求激增的格局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