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支出趕超國防?美國公債規模35兆破新高,大選兩黨棄債務危機不顧

Esteban Ma
更新於
Mitrade
coverImg
來源: Shutterstock

投資慧眼Insights - 美國政府預算赤字和債務問題近些年來一直飽受市場詬病,創紀錄的舉債規模引發金融風險擔憂。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當前公債規模突破35兆美元並刷新記錄,全年聯邦預算赤字也有望創史上第三大赤字。


週一(7月29日),美國財政部公佈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五(26日),美國公債規模達到35,001,278,179,208.67美元,為史上首次衝破35兆美元大關。


聯邦政府近幾年以創紀錄的速度積累了大量債務,如在今年1月美國公債規模突破34兆美元大關,2023年9月突破了33兆美元大關,而40年前為9070億美元左右。


負責聯邦預算委員會的無黨派研究機構的主席Maya MacGuineas評論稱,這一消息令人震驚,但對於任何關註美國財政軌跡的人而言,這也不足為奇。


MacGuineas提到,「就在上個月,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稱,公眾持有的債務在經濟中所佔的份額將在三年內創下新紀錄。今年的赤字將接近2兆美元,十年後將接近3兆美元。」


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最新預估,本財年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將達到1.9兆美元,較去年增加2000億美元,這將是美國歷史上第三大赤字,僅次於新冠疫情大規模救助計劃下2020財年的3.1兆美元和2021財年的2.7兆美元。


在較去年增加2兆美元後,智庫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預計,從現在到今年11月選舉日,美國政府債務總額還會增加1兆美元。按人均來看,現在每個美國人的債務超過10萬美元。


拜登總統就任時,聯邦債務總額為27.8兆美元。川普總統上任時,這一數字為19.9兆美元。


近期從民主黨轉為無黨派的西弗吉尼亞州參議院Joe Manchin III警告稱,美國兩黨都需要控制債務規模。他指出,政府很快就會在債務利息支付的支出超過國防支出。


他表示,「我們的債務絕對是美國今天面臨的最大威脅。然而,兩個政黨繼續選擇不作為,不尋求恢復財政紀律的常識性解決方案。」


MacGuineas也表示,「當我們面臨這個危險的時刻,提醒我們的財務狀況難以為繼時,我們正處於一場政治競選中,而這場政治競選完全沒有認真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中國稀土管控再收緊,ASML出貨拉警報:最長恐延遲數週​投資慧眼Insights-中國近日宣佈對稀土出口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半導體供應鏈預計將受到嚴重衝擊!
作者  投資指南針
10 月 11 日 週六
​投資慧眼Insights-中國近日宣佈對稀土出口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半導體供應鏈預計將受到嚴重衝擊!
placeholder
銀行股揭Q3財報季序幕,還有台積電財報來襲!值得佈局嗎?銀行股財報可望表現良好。瑞銀將摩根士丹利目標價從156美元上調至165美元,將高盛目標價從762美元上調至805美元。
作者  Tony Chou
10 月 10 日 週五
銀行股財報可望表現良好。瑞銀將摩根士丹利目標價從156美元上調至165美元,將高盛目標價從762美元上調至805美元。
placeholder
美9月非農前瞻:數據再度下修?黃金、美元、美股市場將迎巨震!9月非農數據是驗證聯準會後續降息路徑的關鍵,投資人需留意市場波動。
作者  Alison Ho
9 月 30 日 週二
9月非農數據是驗證聯準會後續降息路徑的關鍵,投資人需留意市場波動。
placeholder
美股狂飆背後藏危機!專家點出兩大隱憂,投資人必看!​投資慧眼Insights-近期美股市場表現強勁,氣勢如虹,展現投資人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作者  投資指南針
9 月 30 日 週二
​投資慧眼Insights-近期美股市場表現強勁,氣勢如虹,展現投資人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placeholder
輝達的萬億賭局:是在創造未來,還是在製造AI史上最大泡沫?當一家科技公司的投資規模足以與國家經濟刺激計畫相提並論,當它的掌門人能夠影響整個技術生態的走向,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家晶片製造商的故事。輝達正在完成一場驚人蛻變:從硬體供應商升級為AI生態系統的「資本教父」。
作者  投資-槓把子
9 月 29 日 週一
當一家科技公司的投資規模足以與國家經濟刺激計畫相提並論,當它的掌門人能夠影響整個技術生態的走向,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家晶片製造商的故事。輝達正在完成一場驚人蛻變:從硬體供應商升級為AI生態系統的「資本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