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晶片、晶圓代工雙戰線反擊,英特爾能否王者歸來?

Esteban Ma
最熱文章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新一波AI浪潮引發的算力需求急速膨脹,在將GPU之王輝達捧上神壇的同時,也讓英特爾這位CPU霸主顯得有些落寞。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英特爾營收維持成長,但獲利卻無較大起色。

          

而其也給出第二季業績指引:營收125-135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36.3億美元;調整後EPS為0.2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0.24美元;預估毛利率為43.5 %,低於分析師預期的45.3%。

          

這似乎顯現出英特爾的發展信心不足,但面對競爭,英特爾仍有衝勁,從其大舉押注AI晶片及晶片代工的動作來看,英特爾正在全新AI時代找回失落的王座。

          

01業績向好之下,英特爾有何煩憂?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英特爾營收127.24億美元,年增8.61%;淨虧損4.37億美元,年比收窄84.21%。

          

可以看出,英特尔的整体经营情况是显著向好的。對此,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一份聲明中也做出表示:“我們的客戶端、邊緣和數據中心產品組合的強大創新推動了英特爾收入增長。”

          

不過,從企業仍處於虧損中的表現來看,英特爾的業務還有較大優化空間。以英特爾被寄予厚望的兩大業務板塊——資料中心和人工智慧業務、代工業務為例。

          

財報顯示,英特爾的資料中心和人工智慧業務收入約30億美元,雖然相比去年同期成長5%,但AI熱潮帶動新一輪資料中心投資高峰之下,這樣的增速似乎並未明顯受益於行業面增長。

          

具體而言,目前為了夯實競逐AI的底座,亞馬遜、微軟、Google等巨頭都在資料中心業務上投入巨資,如Google去年第四季的資本支出年增45%達到110億美元,其中近半用於資料基礎設施建設。

          

強勁的需求帶動下,2024財年第四季(截至1月28日),輝達的資料中心業務營收規模達到約1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激增409%。

          

相較之下,英特爾相關業務的成長潛能似乎尚未充分釋放。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PC市場還是資料中心市場,英特爾的優勢均集中在CPU(中央處理器)領域,但2021年以來,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且由於Al伺服器通常搭載以GPU(圖形處理器)為主的加速晶片,GPU開始成為全球資料中心增量市場的主角。

          

根據Verified Market Research的數據,2021年全球GPU市場規模335億元,2028年全球GPU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774億元,數據中心市場的主導玩家也成為了輝達。

          

图片

          

不過,在這一輪轉折期,英特爾也面臨一定機遇,這涉及其代工業務的發展。

          

2021年,英特爾提出IDM2.0策略,打破「自家晶片自家造」的傳統,將晶片生產獨立運作出來,以契合市場需求。

          

具体而言,随着以GPU为主的AI芯片需求快速膨胀,芯片产能瓶颈日益凸显,比如英伟达主要通过台积电代工,但受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产能限制,2023年下半年,英伟达就出现了高性能计算卡交货周期普遍延长至12-16个月的情况。这一背景下,英特尔布局芯片代工的重要性显著。

              

此外,美國及歐盟紛紛推出晶片法案,對歐美本土企業擴建晶圓代工廠提供巨額補貼。種種利好,都為英特爾加碼晶圓代工提供了難得的驅動力。

          

不過,從第一季財報來看,英特爾代工業務似乎還未真正進入收穫期。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英特爾代工業務實現營收4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0%,營業虧損25億美元。

          

图片

          

這樣的表現也不難懂。首先,晶圓廠建置成本極高。根據機構估算,建造一座月產量在5萬片晶圓的2nm工廠所需的成本約為2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98.44億元),而同樣產能的3nm工廠的成本約為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7.46億元)。

          

而為了開啟業務發展空間,目前英特爾正持續加強代工基礎建設。據悉,自2023年以來,英特爾相繼公佈了在美國、歐洲和以色列興建半導體製造工廠的計劃,在各地政府的紛紛補助下,總投資金額高達千億美元。

          

其次,據了解,英特爾代工板塊由企業體系內原有的晶片製造相關部門合併而成,長期服務於內部訂單,並不需要獨立承擔盈虧,這也導致其在服務外部客戶、開拓更大市場上,或需要一定適應期。

          

綜合來看,目前英特爾仍處於深度調整階段,而從最新佈局來看,英特爾仍將加速押注資料中心及代工業務:目前,公司斥巨資購買了最先進的High NA EUV光刻機;4月份,發表新一代AI晶片Gaudi 3,對標輝達H100。

          

那麼,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局面下,英特爾的大舉進擊夠胸有成竹嗎?

          

02雙戰線反擊,英特爾能否重返王座?


目前,AI技術的躍進式發展,不斷拉動智慧算力市場規模擴大,數據顯示,預計2022年至2027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年均複合成長率達33.9%。

          

面對爆發性的市場需求和日益加劇的競爭態勢,英特爾的進擊策略仍然體現在產品端,如Gaudi 3的發布,被視為對輝達在AI晶片市場領導地位的挑戰。

          

英特爾聲稱,與輝達H100晶片相比,Gaudi 3推理能力平均提高50%,能源效率平均提高40%,運行人工智慧模型的速度是H100的1.5倍。同時,Gaudi 3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優勢,“成本僅為輝達 H100 的一小部分”,這無疑讓下游需求方充滿期待。

          

實際上,目前輝達GPU一卡難求所帶來的價格攀升,也影響了下游科技公司對AI的佈局。據悉,國內可買到的單卡算力2P 的H800價格高達20萬/張,若算力需求達到2000P,企業僅用卡成本就達到2億元。在這種情況下,性價比更高的產品無疑更受市場歡迎。

          

图片

          

而Gaudi 3價格優勢的實現,或源自於英特爾並未全部採用最尖端的技術。例如,在製程方面,Gaudi 3採用的是台積電5奈米工藝,而在記憶體方面,Gaudi 3未採用最新的HBM3(高頻寬記憶體)。

          

這一定程度也引起市場對英特爾產品競爭力的疑慮。因為Gaudi 3對標的H100是輝達兩年前基於Hopper GPU架構發布的產品,而當前輝達基於BlackWell GPU架構發布的B100又進行了一輪大幅的升級,在性能方面遠勝英特爾的Gaudi 3。這種情況下,英特爾能以新品真正突圍嗎?

          

其實,聯繫英特爾目前的業績表現來看,不追求前沿配置,而是在控製成本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晶片效能,或許是更聰明的產品策略。

              

目前,輝達已在AI加速運算方面具備絕對的技術和生態領先優勢,在這種局面下,若英特爾不惜一切進行追趕,成本壓力勢必會大幅攀升(今年第一季度,英特爾研發費用為43.82億美元,佔總營收的比例已經高達34.4%),回正利潤更需漫長週期。因此,透過洞察市場痛點,打造差異性產品,或是更穩健的選擇。

          

而為了探索更大的成長空間,英特爾還有一大策略即推動代工業務發展。如前文所述,該領域佈局對投入要求頗高,而在難以縮減擴大產能等方面固定支出的情況下,控製成本的另一手段即提高生產效率。因此,可以看到,英特爾已經成功拿下全球首台高數值孔徑的EUV微影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或將持續降低英特爾的製造成本。

          

此外,根據財報,英特爾即將完成「四年五個製程節點」計劃,其中Intel 7、Intel 4和Intel 3已實現大規模量產。這樣來看,英特爾或許能在未來斬獲更多訂單。

          

對此,英特爾CEO基辛格也做出表示:“隨著英特爾代工的發展,我們有望在明年重獲流程方面的領先性,我們對推動全年持續增長的計劃充滿信心。”

          

不過,從產業競爭的持續性以及晶片代工「重資產、長週期」的產業屬性來看,老牌晶片企業英特爾還有許多硬仗要打。


來源 | 美股研究社

作者 | 堅白

閱讀更多

  • 日幣匯率貶值創9個月新低!避險需求減弱,央行年內升息無望?
  • 黃金走勢分析:多空爭奪4100美元,金價反彈OR反轉?
  • 6月小非農不及預期,勞動市場再降溫,降息又邁進一步?
  • 比特幣、以太幣衝高回落!2025年底還能漲嗎?關注這一支撐位!
  • 11月13日財經早餐:黃金衝擊4200、WTI原油挫逾4%,美元/日元觸及155.0,道指續創歷史新高!
  • 澳幣匯率大反彈!美中會談疊加聯準會降息,未來繼續漲?
  •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SoftBank減持Nvidia股份,引爆市場對AI高估值疑慮,AI熱潮還能撐多久?SoftBank 減持 Nvidia 股,引起市場對 AI 高估值的擔心,短期股價有點壓力。不過,鴻海公布 AI 伺服器需求強勁,長期來看 Nvidia 的成長潛力還是很可期
    作者  Mitrade 分析師
    11 小時前
    SoftBank 減持 Nvidia 股,引起市場對 AI 高估值的擔心,短期股價有點壓力。不過,鴻海公布 AI 伺服器需求強勁,長期來看 Nvidia 的成長潛力還是很可期
    placeholder
    AMD三季度財報前瞻:AI生態拉動股價暴漲200%,OpenAI合作利好出盡?分析師預計AMD 2025年Q3營收將達到8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8.2億美元同比增長28.30%,每股盈利(EPS)將達到1.17美元,較去年三季度的0.92美元年增27.17%。
    作者  TradingKey
    11 月 04 日 週二
    分析師預計AMD 2025年Q3營收將達到8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8.2億美元同比增長28.30%,每股盈利(EPS)將達到1.17美元,較去年三季度的0.92美元年增27.17%。
    placeholder
    川普「晶片新政」衝擊波!蘋果、戴爾或面臨成本危機,台積電獲益為降低美國對海外晶片製造的依賴,川普政府正考慮推出一項名為「產能對等」的半導體產業新政策,要求晶片企業必須確保其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晶片數量,與客戶從海外進口的數量保持1:1的比例。未能長期達標的企業將面臨關稅懲罰,這項政策預計將對全球科技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
    作者  投資-槓把子
    9 月 26 日 週五
    為降低美國對海外晶片製造的依賴,川普政府正考慮推出一項名為「產能對等」的半導體產業新政策,要求晶片企業必須確保其在美國本土生產的晶片數量,與客戶從海外進口的數量保持1:1的比例。未能長期達標的企業將面臨關稅懲罰,這項政策預計將對全球科技產業鏈帶來深遠影響。
    placeholder
    特斯拉暴漲14%!馬斯克「萬億賭局」引爆華爾街,AI推動市值衝8.5兆美元?特斯拉股價已從今年最低價214美元反彈至396美元,上漲超過85%。這場始於投票權爭奪、由十年願景助推的上漲,正成為華爾街對馬斯克及其人工智慧野心的又一次集體投票。
    作者  投資-槓把子
    9 月 15 日 週一
    特斯拉股價已從今年最低價214美元反彈至396美元,上漲超過85%。這場始於投票權爭奪、由十年願景助推的上漲,正成為華爾街對馬斯克及其人工智慧野心的又一次集體投票。
    placeholder
    SEMICON台灣半導體展開幕,三大核心看點是什麼?「晶片大神」Jim Keller會說些什麼?SEMICON Taiwan 2025今(9月1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本屆展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匯聚超過1,200家國內外廠商,使用展位數量達4,100個,完整呈現從設計、製造、封測到材料設備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參觀人數預計超10萬,這一規模顯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  財富進化論
    9 月 10 日 週三
    SEMICON Taiwan 2025今(9月1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幕。本屆展會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匯聚超過1,200家國內外廠商,使用展位數量達4,100個,完整呈現從設計、製造、封測到材料設備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參觀人數預計超10萬,這一規模顯示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中的核心地位。
    實時行情報價
    名稱/代碼走勢圖漲跌幅/價格
    INTC
    INTC
    0.00%0.00
    NVDA
    NVDA
    0.00%0.00
    GOOG
    GOOG
    0.00%0.00
    MSFT
    MSFT
    0.00%0.00

    科技股 相關文章

    • QQQ是什麼? 如何投資QQQ ETF? 成分股、配息、報酬率詳解
    • 漲幅超1000%!輝達(NVDA)股票怎麽買?新手、小資族如何選擇投資管道?
    • 機器人概念股誰含金量高?2025年機器人概念股推薦
    • 特斯拉股價10年大漲百倍,Tesla股票值得買嗎?怎麼買特斯拉?
    • 輝達概念股有哪些?未來前景如何?2024年輝達概念股值得投資嗎?
    • SMCI股價走勢如何?2025年美超微電腦股票還能買嗎?

    點擊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