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業績彰顯韌性!海底撈做對了什麽?

來源 財華社

3月26日,「火鍋龍頭」海底撈(06862.HK)股價表現不俗,收盤大漲6.14%,報17.62港元/股。

此番股價的上漲,或得益於業績利好的刺激。

3月25日,海底撈披露了2024年業績報告。整體來看,在經濟承壓大背景下,該公司依然實現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

海底撈業績穩增

財報顯示,2024年,海底撈實現營收427.55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1%;核心經營利潤62.30億元,同比上升18.7%;歸母淨利潤為47.08億元,同比增長4.6%。

其中,海底撈餐廳經營依舊是主要收入來源,收入同比增加2.9%至403.98億元,收入佔比達94.5%。這主要得益於餐廳翻台率提升,及客流量的增加

財報顯示,2024年整體翻台率為4.1次/天,而2023年為3.8次/天;全年接待顧客4.15億人次,同比增長4.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海底撈的人均消費水平繼續創新低,為97.5元,而2023年為99.1元,2022年為104.9元。這一現象的背後,是隨著經濟的波動,消費者的支出意願降低,越來越多的人在餐飲消費上選擇了降級。

在門店拓展與調整方面海底撈保持相對穩健的節奏。2024年,其新開了62家海底撈餐廳(自營餐廳59家,加盟餐廳3家),重啓2家前期關停的海底撈餐廳,關閉或搬遷了70家。截至2024年底,公司經營共1368家海底撈餐廳,其中自營餐廳1355家,加盟餐廳13家。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4年初加盟模式實施以來,下沉市場展現出強勁需求,超70%的加盟申請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來自縣級城市。可以預見,在餐飲行業存量競爭時代,下沉市場或成為行業增長的重要力量。

海底撈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外賣業務收入也實現顯著增長。報告期内,得益於2023年推出的「一人食」精品快餐業務增加,外賣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0.4%至12.54億元。

此外,隨著餐飲行業競爭的加劇,為探索新的業務增量,2024年海底撈宣佈實施「紅石榴計劃」。截至2024年末,海底撈創立了包括「焰請烤肉鋪子」、「火焰官」、「小嗨火鍋」等11個餐飲品牌共計74家門店,覆蓋正餐、簡餐、快餐等不同消費場景。

財報顯示,2024年,「紅石榴計劃」效果顯著,已成為海底撈新的增長點。海底撈其他餐廳收入4.83億元,同比大增39.6%。

總的來說,在去年消費環境整體承壓的背景下,海底撈積極應對,通過各種舉措交出了一份還不錯的成績單,這也反映出海底撈品牌對顧客的吸引力依然較強。

不過,作為同行,呷哺呷哺(00520.HK)、九毛九(09922.HK)這兩家餐飲企業的日子就沒那麽好過了。

財報顯示,呷哺呷哺預計2024年收入同比減少20%至48億元;淨虧損進一步擴大至3.9億元至4.1億元,為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而上年同期虧損1.9億元。

與此同時,九毛九(太二酸菜魚的母公司)也未能逃脫業績下滑的魔咒。儘管其預計2024年營收將小幅增長至60.73億元,但歸母淨利潤預計不少於50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4.54億元大幅縮減不超過89%。

對於業績的驟降,呷哺呷哺分析原因時提到,主要受到市場競爭激烈、消費疲軟以及高端品牌盈利困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九毛九也表示,2024年外部環境變動,餐飲市場競爭加劇,旗下餐廳的同店業績出現下滑。

有業内人士稱,去年餐飲市場卷到飛起,消費需求下滑。呷哺呷哺、九毛九這兩家公司的「成績單」,彰顯出餐飲行業的艱難。

2025年,餐飲消費復蘇可期?

一直以來,國家都將「擴大内需」置於重要戰略位置。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放在第一位。

在日前召開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表示,在餐飲領域,今年將推出120餘項特色餐飲促消費活動,包括「樂享精彩賽事 尋味中華美食」「跟著電影品美食」「中華美食市集」等「+美食」活動,打造餐飲消費活動矩陣,培育餐飲消費新熱點。 

與此同時,多地政府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促進餐飲消費。例如,上海、成都等地都積極發放餐飲消費券,以激活餐飲市場活力。

對此,有券商機構表示,在政策暖風的吹拂下,餐飲行業的復蘇依然可以期待。

東興證券指出,隨著擴内需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消費會逐漸企穩並恢復。特别是餐飲消費會跟隨著經濟的復蘇而復蘇,預期餐飲上下遊的消費或將有所好轉。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那斯達克指數的出色回報與未來面臨的潛在風險納斯達克指數對資訊技術行業的依賴很大程度上導致其整體回報更高,波動更劇烈,也更易於發生長期深度回撤。早在20世紀90年代,納斯達克就幾乎成為了科技行業的代名詞。
作者  CME Group
2024 年 8 月 05 日
納斯達克指數對資訊技術行業的依賴很大程度上導致其整體回報更高,波動更劇烈,也更易於發生長期深度回撤。早在20世紀90年代,納斯達克就幾乎成為了科技行業的代名詞。
placeholder
美國鋼鋁關稅升級!下一個是銅?花旗這樣說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作者  Tony Chou
6 月 04 日 週三
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placeholder
AI狂熱熄火,納指回調!接下來會繼續跌還是反彈向上?美國10月挑戰者企業裁員數創20年新高,疊加美國政府長期關門、市場對AI投資報酬率擔憂上升,共同拖累了股市。
作者  Alison Ho
11 月 07 日 週五
美國10月挑戰者企業裁員數創20年新高,疊加美國政府長期關門、市場對AI投資報酬率擔憂上升,共同拖累了股市。
placeholder
美國關鍵礦產清單首次納入銅!銅價未來走勢如何?美國公佈的最新關鍵礦產清單中,首次將銅列入其中,也新增了銀、鈾、冶金煤等礦產。
作者  Tony Chou
11 月 07 日 週五
美國公佈的最新關鍵礦產清單中,首次將銅列入其中,也新增了銀、鈾、冶金煤等礦產。
placeholder
11.7精選策略分享:黃金、美元、WTI原油、比特幣技術分析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國際油價及美股齊跌,凸顯市場對經濟前景擔憂,市場開啟Risk off模式,黃金與美元下挫,資金流入美債避險。流動性風險與勞動力市場疲軟信號引發關注,人力資源顧問公司Challenger報告顯示,受企業削減成本及AI影響,美國企業10月裁員超過15.3萬人,按年急增1.75倍,裁員集中在科技和倉儲業,是過去二十多年裁員數量最多的10月。展望後市,市場整體風險尚未解除,而美元100關口得而複失,投資者需警惕階段反彈宣告結束的可能。
作者  Insights
11 月 07 日 週五
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國際油價及美股齊跌,凸顯市場對經濟前景擔憂,市場開啟Risk off模式,黃金與美元下挫,資金流入美債避險。流動性風險與勞動力市場疲軟信號引發關注,人力資源顧問公司Challenger報告顯示,受企業削減成本及AI影響,美國企業10月裁員超過15.3萬人,按年急增1.75倍,裁員集中在科技和倉儲業,是過去二十多年裁員數量最多的10月。展望後市,市場整體風險尚未解除,而美元100關口得而複失,投資者需警惕階段反彈宣告結束的可能。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