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美藥業大漲逾50%,發生了什麽?

來源 財華社

4月24日,創美藥業(02289.HK)大漲50.15%,位於今日港股漲幅榜前列,目前公司報收14.82港元/股,市值為16.01億港元。

公司的股價異動或與短期資金因素有關,今日成交金額僅為120萬港元,但公司的質地不算太差,或許也是資金敢於進場做多的原因之一。

資料顯示,創美藥業主營醫藥分銷業務,主要向下遊分銷商和零售終端客戶,以及醫院、診所、衛生站等,分銷醫藥產品。

公司專注於醫藥非招標市場,所謂非招標,即不需政府集中招標的市場。非招標市場主要由藥店、民營醫療機構等構成,與招標市場相比,其分佈更為廣泛,但單店銷售額可能較低。因此,專注於非招標市場的醫藥分銷商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對市場進行精細化覆蓋,並照顧到零售終端客戶對服務、配送速度等方面的需求。

公司深耕醫藥分銷20餘年,算是華南地區「老字號」之一,目前擁有汕頭、珠海、廣州、惠州四個大型現代化醫藥配送中心,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其不斷優化和完善的供應鏈服務能力。

創美藥業還借助自身供應鏈能力,將觸角伸到互聯網領域。公司自建並運營B2B電子商務平台「創美e藥」,涵蓋整個醫藥分銷供應鏈,包括採購、銷售、倉儲、運輸及交付等。

此前,創美藥業發佈2023年業績公告,公司實現營收44.04億元,同比微增5.47%,實現扣非淨利潤0.50億元,同比增長24.67%。去年公司毛利率僅為6.65%,盈利能力不算高,這也是行業整體特徵。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擬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3元,派息率高達63.1%,這也體現出公司管理層對自身發展的信心十足。

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股價的異常上漲正在催生公司估值泡沫。截至2024年4月24日,創美藥業的市盈率(TTM)為28.23倍,顯著超出了港股醫藥分銷板塊整體20.77倍的市盈率平均水平。此外,同板塊内的上海醫藥(02607.HK)和國藥控股(01099.HK)的市盈率均在10倍以下。這一數據對比凸顯出創美藥業當前的估值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投資者應予以關注。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黃金、比特幣、美股「三殺」!什麼原因?未來走勢如何?聯準會降息預期削減加上AI熱潮降溫,資產集體迎來回檔。黃金價格跌0.4%,連續第4日下跌。比特幣跌至91107美元,創近7個月新低。
作者  Alison Ho
11 月 18 日 週二
聯準會降息預期削減加上AI熱潮降溫,資產集體迎來回檔。黃金價格跌0.4%,連續第4日下跌。比特幣跌至91107美元,創近7個月新低。
placeholder
日幣匯率逼近156!高市財政刺激引市場擔憂,下一目標價160?日本央行升息預期再次被削減,加上政府不太可能在160關口之前干預,日幣貶值趨勢加劇。
作者  Alison Ho
11 月 19 日 週三
日本央行升息預期再次被削減,加上政府不太可能在160關口之前干預,日幣貶值趨勢加劇。
placeholder
「徹底爆倉」!比特幣又失守9萬技術面相當醜陋,幾乎沒人押注上漲週四(11月20日)進入亞市,比特幣勉強在9萬美元上方企穩,昨日又一度失守9萬關口,再刷7個月新低。近幾個月在高位買入的加密貨幣交易者與投資者,現在正遭遇「徹底爆倉」,隨着炒作退潮,市場持續遭血洗。
作者  FX168
18 小時前
週四(11月20日)進入亞市,比特幣勉強在9萬美元上方企穩,昨日又一度失守9萬關口,再刷7個月新低。近幾個月在高位買入的加密貨幣交易者與投資者,現在正遭遇「徹底爆倉」,隨着炒作退潮,市場持續遭血洗。
placeholder
日央行釋放加息信號!美元/日元逼近158.0,後市關注兩大重點日央行委員小枝淳子:貨幣政策正常化勢在必行;美元/日元技術分析:關注時間窗口與160.0阻力
作者  Insights
17 小時前
日央行委員小枝淳子:貨幣政策正常化勢在必行;美元/日元技術分析:關注時間窗口與160.0阻力
placeholder
11月21日財經早餐:9月非農超預期、美股沖高回落,納指跌超2%,比特幣、以太坊跌超5%!週四(11月20日)美股經歷「過山車」,輝達三季度財報表現靚麗,一度緩解人工智慧泡沫的擔憂,加上延遲發布的美國9月非農業職位遠高於預期,一度帶動美股急漲,納指一度大升逾2.5%。儘管美國此輪科技股牛市重要基礎——企業盈利似乎並未動搖,但投資者仍警惕估值過高風險。 美國9月非農業職位增加11.9萬個,遠高於市場預期的增加5萬個,但失業率微升至4.4%,為4年以來新高。更重要的是,這份非農報告為聯准會下月議息會議前唯一的大型就業參考資料,預計這份報告難改變當前FED內部巨大分歧。
作者  Insights
3 小時前
週四(11月20日)美股經歷「過山車」,輝達三季度財報表現靚麗,一度緩解人工智慧泡沫的擔憂,加上延遲發布的美國9月非農業職位遠高於預期,一度帶動美股急漲,納指一度大升逾2.5%。儘管美國此輪科技股牛市重要基礎——企業盈利似乎並未動搖,但投資者仍警惕估值過高風險。 美國9月非農業職位增加11.9萬個,遠高於市場預期的增加5萬個,但失業率微升至4.4%,為4年以來新高。更重要的是,這份非農報告為聯准會下月議息會議前唯一的大型就業參考資料,預計這份報告難改變當前FED內部巨大分歧。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