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港股三大指數繼續下行。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1.43%,國企指數跌1.91%,恒生科技指數跌2.37%。
分板塊看,高鐵基建板塊跌幅居前。時代電氣(03898.HK)跌12.15%,中國中車(01766.HK)跌10.62%,中國中冶(01618.HK)跌9.2%,廣深鐵路股份(00525.HK)跌6.94%,中國中鐵(00390.HK)跌4.6%,中國鐵建(01186.HK)等跟跌。
消息面,多家公司三季度業績承壓。中國中車第三季度歸母淨利潤27.19億元,同比下滑10.7%;中國中冶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4.25%;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7.52%;中國中鐵第三季度收入同比減少5.46%;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4.97%。
芯片股表現低迷。華虹半導體(01347.HK)跌7.43%,上海復旦(01385.HK)跌5.7%,中芯國際(00981.HK)跌5.3%,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跌2.65%。
風電、電力設備、綠電概念、光伏概念等電力股普遍下行。大唐新能源(01798.HK)績後下跌6.3%。消息面,大唐新能源今年前三季度利潤承壓,同比下降11.60%。其他個股,東方電氣(01072.HK)跌5.52%,信義光能(00968.HK)跌5.04%,億華通(02402.HK)跌4.53%,金風科技(02208.HK)跌3.3%,龍源電力(00916.HK)跌2.7%。
券商股也多數下跌。光大證券(06178.HK)跌5.98%,華泰證券(06886.HK)跌5.95%,東方證券(03958.HK)跌5.84%,中信證券(06030.HK)跌3.71%,廣發證券(01776.HK)跌3.94%,中國銀河(06881.HK)跌3.45%。
汽車產業鏈中,智能駕駛概念、鋰電池、特斯拉概念、汽車股等板塊均承壓走弱。比亞迪股份(01211.HK)績後跌3.45%,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利潤雙雙下滑。其他個股,鴻騰精密(06088.HK)跌5.36%,長城汽車(02333.HK)跌3.14%,金力永磁(06680.HK)跌6.91%,贛鋒鋰業(01772.HK)跌5.44%,力勁科技(00558.HK)跌3.15%。
其它方面,雲辦公、雲計算、手遊股、明星科網股等科技股也都表現不佳。萬國數據-SW(09698.HK)跌5.64%,阿里巴巴-W(09988.HK)跌4.07%,騰訊控股(00700.HK)跌3.38%,快手-W(01024.HK)跌3.08%,京東集團-SW(09618.HK)跌2.52%。
漲幅榜上,回調多日的醫藥板塊全面上攻,包括醫美概念、生物醫藥、創新藥概念、生物醫藥、AI醫療、互聯網醫療等均逆市上揚。三生製藥(01530.HK)漲11.27%,復星醫藥(02196.HK)漲6.72%,君實生物(01877.HK)漲6.07%,綠葉製藥(02186.HK)漲2.95%。
消息面,中美關繫緩和降低潛在擾動,疊加今年對外授權交易持續出現進展,尤其是四季度BD旺季開啓,如近期信達生物達成超百億大額BD。此外,2025年國家醫保談判10月30日在北京開啓。銀河證券認為,醫藥板塊估值經歷較長時間調整,近期已呈現顯著結構性修復趨勢,但公募基金重倉持倉水平仍低於歷史均值,2025年在支持引導商保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邊際改善,創新藥械有望獲益。
此外,教育、豬肉、家電、化妝品等板塊亦相繼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