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股新股市場迎來了好光景,在港股大盤上漲,以及港交所(00388.HK)持續優化上市規則的推動下,許多海内外企業均有意選擇港交所作為上市地點,其中包括回流的中概股,不過,最受矚目的還是A股的赴港上市潮,陸續有A股上市表示了赴港上市的意向,今年也有不少巨無霸A股企業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包括寧德時代(03750.HK)、恒瑞醫藥(01276.HK)、海天味業(03288.HK)、三花智控(02050.HK)、藍思科技(06613.HK)等等。
港股新股活動於8月份收縮
但是,最近兩個月,美股財報季的背景下,大型科技巨頭的業績表現超預期,再度引發市場關注,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美股強勢反彈。Wind的數據顯示,恒生指數最近60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約為4.80%,而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的6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分别為10.27%和8.02%,就連表現略為遜色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最近60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也達到7.03%,港股的表現有點失色。
這或多少延後了企業的赴港上市計劃。Wind的數據顯示,8月份港股新股上市宗數只有6家,低於上個月的9家,以前5月和6月的分别10家和15家,IPO募資規模也顯著縮減至53.86億港元,相較5月至7月的單月募資規模分别為572.85億港元、300.35億港元和198.59億港元,見下圖。
8月的新股包括從事鎢礦開採的佳鑫國際資源(03858.HK)、專注於儲能電池及相關解決方案的雙登股份(06960.HK)、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股天嶽先進(02631.HK),以及兩家按照18A章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銀諾醫藥-B(02591.HK)和中慧生物-B(02627.HK),還有介紹形式上市的東陽光藥(06887.HK)。
不考慮東陽光藥,其餘五只新股均有不俗表現,上市首日股價均上漲,其中佳鑫國際和兩只未盈利生物科技股銀諾醫藥和中慧生物表現突出,首日漲幅超過1倍,見下表,且五只股票上市之後到如今,現價均保持在發售價之上。
展望未來,越來越多A股企業已表達了赴港上市的意向,根據港交所的數據,到2025年8月29日,上市申請總數有331家,明顯高於年初時的200家出頭,其中已上市的有59家,已獲批待上市的有9家,處理中的有231家,申請期限已過、被拒、被駁回或自行撤回申請的有32家,可以預見,接下來的港股市場會有更多新股。
但是,9月新股開局看來不大好,家電供應商奧克斯電氣(02580.HK)於9月2日上市,上市首日跌5.40%,現價15.70港元已較其發售價17.42港元折讓9.87%。
上市後募資活動依然活躍
由於港股依然造好,上市後募資活動比新股活動要活躍得多。Wind的數據顯示,包括創業板在内,8月份有68家上市公司進行再融資活動,8月份上市後募資總額或達251.71億港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規模只有12.87億港元,見上圖。
其中,有11家為代價發行,包括最近為消除同業競爭擬從控股股東手中收購12英寸晶圓廠控製性權益的華虹半導體(01347.HK),代價發行規模達176.72億港元。其餘的募資方式主要為配售,以及供股。
從規模上來看,發行規模最大的是華虹半導體,其次為康方生物(09926.HK)的配售募資35.22億港元,以及晶泰科技(02228.HK)配售募資26.53億港元。
我們留意到,這三家公司現價均較其發行價溢價,反映市場對其前景還是認可的。
9月才過三天,已有6家公司發佈了再融資公告,包括代價發行的越秀房產信託基金(00405.HK)和華檢醫療(01931.HK),前者或用以支付基金管理人費用,後者用以收購一投資平台。此外,藥明合聯(02268.HK)、先聲藥業(02096.HK)、山東黃金(01787.HK)、盛業(06069.HK)也發佈了配售公告,藥明合聯涉及配股與發行,募資用於產能擴張和補充資金。
結語
總體而言,港股新股市場在年内一度迎來高光時刻,吸引了包括中概股回歸和A股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潮。然而,受美股強勢反彈及港股相對表現平淡的影響,八月IPO活動明顯收縮,募資規模顯著回落。儘管短期新股市場遇冷,但上市申請儲備充足,意味著後續IPO動力仍在。
值得注意的是,二級市場再融資活動異常活躍,尤其是多家龍頭企業通過配售、代價發行等方式大規模募資,顯示上市公司對港股市場仍具信心,並積極佈局未來業務發展。
展望後市,港股市場能否重拾IPO熱度,將取決於大市表現、國際資金流向以及企業融資需求的多方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