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顯示各行業普遍擴張;所有子指數均高於7月份水平。美國庫存增長和投入/產出價格壓力在環比基礎上激增,標準渣打的研究分析師伊桑·萊斯特(Ethan Lester)報告稱,全球供應鏈壓力被低迷的油價和閒置產能所抵消。
"全球綜合 PMI 繼續徘徊在 50 的中性水平,受流動的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在美國,成品庫存以超過一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增加,因為8月份實施的對等關稅普遍低於4月的水平。由於‘節省條款’對對等關稅的影響,前置採購可能得到了額外的推動,該條款豁免在8月7日之前離開進行海運的貨物,並在10月5日之前進入美國消費。即將於8月29日結束的最低豁免,以及對轉運的打擊預期上升,可能也暫時推動了美國商品進口。"
"美國投入成本也以三年來第二快的速度上升(僅次於2025年6月),而輸出成本在所有32個可用數據的經濟體中出現了最劇烈的月度上漲。外部供應鏈壓力導致美國訂單積壓自2022年9月以來最大增幅,以及歐元區輸入提前期自2022年11月以來的最大延長。加拿大和墨西哥繼續面臨顯著的海關和物流挑戰,增加了未來產出的風險。然而,8月份全球商品價格和供應壓力在能源價格下降和持續的工廠產能過剩的背景下仍然普遍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