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歐元(EUR)兌美元(USD)走弱,因美元在強於預期的美國週度勞動數據發布後小幅上漲,增強了對勞動力市場韌性的信心。然而,市場情緒仍然謹慎,因華盛頓持續的關稅威脅和與歐盟(EU)的貿易談判仍在進行中。
歐元/美元在震盪交易兩天後跌破1.1700關口。撰寫時在美國交易時段徘徊於1.1687附近。
截至7月6日的一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5000人至227000人,出乎市場預期的235000人上升。這標誌著連續第四周下降,也是近兩個月來的最低水平,提供了新的證據表明,儘管利率高企和貿易相關的不確定性持續,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該數據提振了美元,因交易者減少了對美聯儲近期降息的押注。
儘管如此,持續失業金申請人數上升10000人至196.5萬人,創下自2021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差異表明,儘管裁員仍然較低,但再就業可能正在放緩,指向勞動力市場中潛在的鬆弛,儘管總體數據依然強勁。
在貿易方面,美國和歐盟正在逐步接近達成協議,爭取在8月1日的最後期限之前敲定協議。歐盟貿易專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表示"取得了良好的進展",並暗示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可能達成框架協議。潛在協議可能包括約10%的基礎關稅,並對像空客飛機等重要產品給予特殊例外。儘管美國已經推遲了原定的最後期限,但特朗普總統警告稱不會再有進一步的延遲。他已經開始向其他國家發送正式的關稅信函,給歐盟談判者施加壓力。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重申了歐盟"不斷努力"達成"原則協議"的決心,以為企業提供穩定,並承認關稅是"雙輸"的局面。然而,歐盟內部仍然存在分歧。德國推動快速、針對性的協議以保護其汽車出口,而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麥等國則更傾向於更全面和均衡的貿易框架。
在貨幣政策方面,預計歐洲央行(ECB)將在7月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然而,市場參與者仍然認為,歐洲央行可能在年底之前再降息至少一次,因為通脹仍接近目標,歐元區經濟增長依然脆弱。
歐元是屬於歐元區的19個歐盟國家的貨幣。它是僅次於美元的世界上交易量第二大的貨幣。2022年,歐元占外匯交易總量的31%,日均交易額超過2.2萬億美元。歐元/美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約占所有交易的30%,其次是歐元/日元(4%),歐元/英鎊(3%)和歐元/澳元(2%)。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要麽控製通脹,要麽刺激增長。它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或者更高利率的預期——通常對歐元有利,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歐元區通脹數據以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衡量,是歐元的重要計量經濟指標。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特別是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洲央行就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控製通脹。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對歐元有利,因為它使該地區作為全球投資者投資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歐元產生影響。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指標都可能影響歐元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歐元。這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歐洲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增強歐元。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歐元可能會下跌。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數據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占歐元區經濟的75%。」
「歐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平衡。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受歡迎的出口產品,那麽它的貨幣將純粹從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創造的額外需求中獲得價值。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使貨幣走強,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