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美元預測:下一目標是0.6700

來源 Fxstreet
  • 澳元/美元延續近期漲勢,重訪0.6680。
  • 風險綜合因素的進一步改善支撐了澳元。
  • 投資者繼續評估澳大利亞央行的鷹派立場。

澳元/美元連續第二日延續漲勢,測試0.6600上方或多個交易日頂部,原因是風險相關市場情緒改善,美元(USD)進一步走軟,以及對近期澳大利亞央行會議的進一步調整。

在美國市場缺乏活動的情況下,對風險資產的廣泛偏好再次拖累了美元,導致美元指數(DXY)連續第三次回落。

銅價和鐵礦石價格小幅上揚,加劇了澳元的漲勢。

在貨幣政策方面,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與美聯儲一樣,是最後一批調整立場的主要央行之一。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周二一如預期地維持了鷹派立場,將官方現金利率(OCR)維持在 4.35%,並表示未來的決策將具有靈活性。

在新聞發布會上,澳大利亞央行行長布洛克證實,董事會討論了加息的可能性,同時排除了降息的可能性。此外,該行對通脹保持警惕,表示除非必要,否則不願放松政策。

關於後者,澳大利亞央行強調,通脹率仍持續高於目標值,並提出了采取必要行動使通脹率回到目標範圍內的新承諾。

展望未來,貨幣市場預計到 2025 年 5 月將放松約 20 個基點,不完全排除 8 月、9 月和 11 月加息的可能性。

美聯儲可能的寬松政策與澳大利亞央行可能的長期限製性立場之間的分歧可能在短期內支撐澳元/美元。

然而,由於中國在大流行病後繼續掙紮,對中國經濟低迷勢頭的擔憂可能會阻礙澳元的可持續復蘇。

澳元/美元日線圖

澳元/美元短期技術展望

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澳元/美元可能會在重要的 0.7000 心理關口之前觸及 5 月份的高點 0.6714(5 月 16 日),然後是 2023 年 12 月份的高點 0.6871 和 2023 年 7 月份的頂部 0.6894(7 月 14 日)。

另一方面,看跌企圖可能促使澳元/美元在重要的 200 日均線 0.6546 之前測試 6 月份低點 0.6574(6 月 10 日)。如果跌幅擴大,則可能跌至 5 月份低點 0.6465 和 2024 年底部 0.6362(4 月 19 日)。

總體而言,當澳元/美元位於 200 日均線上方時,上行趨勢應會繼續。

4 小時圖顯示,短期內積極趨勢將延續。盡管如此,初始障礙位於 0.6714,在 0.6728 和 0.6759 之前。近期支撐位在 0.6574,其次是 0.6558。RSI 指數升至 67 附近。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今日市場前瞻】原油價格4連跌!Google股價創新高俄烏衝突有望結束,原油價格4連跌;比特幣大跌后反彈,市場情緒仍謹慎;聯準會降息預期上升,黃金價格震蕩>>
作者  Alison Ho
11 小時前
俄烏衝突有望結束,原油價格4連跌;比特幣大跌后反彈,市場情緒仍謹慎;聯準會降息預期上升,黃金價格震蕩>>
placeholder
富邦金(2881)法說揭曉!前九月純益909億,富邦人壽台股投報率衝24%富邦金控(2881)今日舉行2025年第三季法說會,會中公布前九月自結稅後純益達新台幣909.1億元,每股盈餘(EPS)為6.23元。儘管兩項數據較去年同期下滑逾25%,仍成功蟬聯金控業獲利雙冠王。
作者  Tony Chou
12 小時前
富邦金控(2881)今日舉行2025年第三季法說會,會中公布前九月自結稅後純益達新台幣909.1億元,每股盈餘(EPS)為6.23元。儘管兩項數據較去年同期下滑逾25%,仍成功蟬聯金控業獲利雙冠王。
placeholder
日本政府釋放干預信號,美元/日元關鍵抉擇臨近!日本政府釋放干預信號,高市早苗進場干預將更積極;美元/日元技術分析:RSI超買,關鍵時間節點臨近
作者  Insights
12 小時前
日本政府釋放干預信號,高市早苗進場干預將更積極;美元/日元技術分析:RSI超買,關鍵時間節點臨近
placeholder
原油價格4連跌!俄烏衝突有望結束,油價跌至2026年?川普政府正敦促烏克蘭在27日之前同意一項結束俄烏衝突的計劃。俄烏和平將加劇全球原油供應過剩,油價疲軟不可避免。
作者  Alison Ho
12 小時前
川普政府正敦促烏克蘭在27日之前同意一項結束俄烏衝突的計劃。俄烏和平將加劇全球原油供應過剩,油價疲軟不可避免。
placeholder
Nexperia中國廠停擺,全球車用半導體鏈再度緊繃,美股台股提前反應Nexperia 東莞工廠停工正外溢至全球汽車供應鏈,2026年車用MCU缺口可能擴大至6%–12%,迫使全球車廠重新調整排產。
作者  Mitrade 分析師
13 小時前
Nexperia 東莞工廠停工正外溢至全球汽車供應鏈,2026年車用MCU缺口可能擴大至6%–12%,迫使全球車廠重新調整排產。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