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力證!日央行短期恐加息無望,日幣或再迎崩跌?

投資慧眼Insights -
週三(8月6日)公佈的日本6月份實際工資水準連續第六個月下降,因通脹增速繼續超過工資增速,這引發了市場對日本經濟復蘇擔憂(以消費為主導),進而削弱了日本央行短期加息的預期。此外,日本自由民主黨在7月20日的選舉中失利,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推遲日本央行加息行動。通脹飆升+經濟下行壓力,滯漲風險會否讓日幣再度迎來崩跌?
日央行上調通脹預期,但日本實際工資同比連續六個月負增長
週三(8月6日)公佈的日本6月名義工資同比上漲2.5%,創四個月新高,但剔除通脹因素後的實際工資同比下降1.3%,5月份修正後的降幅為2.6%,突顯出消費面臨的更廣泛壓力。
日本厚生勞動省用來計算實際工資(包括生鮮食品價格,但不包括租金)的消費者通脹率6月份同比上升3.8%,為七個月來的最低水準,顯示消費動能疲軟。
7月31日公佈的日央行利率決議宣佈維持政策利率在0.5%不變,但全面上調了2025財年至2027財年的核心CPI通脹預測,還將對通脹風險的評估從之前的傾向於下行調整為總體均衡。
上調通脹預期主要受到美日關稅協議達成的影響,美國原定於8月1日對日本開徵的關稅稅率將由25%下調至15%,備受關注的汽車關稅稅率也降至15%。
巴克萊分析指出,日央行上調通脹預期的舉動,實質上是對國內通脹粘性超出其早前預判的承認;野村也認為,日央行對通脹風險措辭上的關鍵轉變,被視為是未來加息的重要鋪墊。
日本經濟面臨著衰退風險
受對美出口下滑的影響,日本出口總額已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據市場消息報道,日本政府正計劃下調2025財年(自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GDP實際增長預期,將原先1月份設定的1.2%左右目標進行修正。此次調整主要反映了全球需求環境趨於緊縮所帶來的外需疲軟。
美國在高科技、鋼鋁、汽車及零部件等方面上調關稅,使得日本企業在出口方面面臨更高成本,尤其是製造業、汽車和精密零部件行業衝擊較大。這些變化對日本整體經濟增速構成了實質性拖累。
日本政局動盪,對加息構成阻礙
7月20日日本執政聯盟未能在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多數議席,僅贏得47席,低於維持控制權所需的50席,這是自1955年以來自民黨或其執政聯盟首次在參眾兩院中均失去控制權。
在野黨呼籲增支減稅的背景下,可能導致日本採取更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推遲日本央行加息行動,日圓可能會進一步貶值。
日央行陷入兩難困境,或等待聯准會行動後再加息
日本正深陷通脹飆升與通縮風險攀升的兩難困境,一旦日本央行不升息,日本國內的輸入型通脹可能會失控,疊加出口的衝擊,其經濟或面臨滯脹的風險。但若過快加息,將重新陷入通縮風險。
巴克萊已將其對日央行下次加息的預測提前至今年10月,並預計日央行此後將恢復每六個月加息一次的節奏,直至在2026年4月達到1%的本輪加息週期終端利率。
野村認為,日本央行在採取行動前,可能傾向於等待更多數據出爐,以評估關稅對經濟的實際衝擊,同時觀察政府可能在秋季推出的補充預算。這些數據將共同決定10月的政策會議是否會成為一個關鍵的行動窗口。
綜上所述,日央行可能會選擇等待聯准會先採取行動,然後才再進一步實現貨幣政策正常化。不過,市場或高估了聯准會降息預期,一旦聯准會更長時間維持利率於高位,美日利差及日本滯漲風險升溫下或再度令日幣崩跌。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