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價格狂飆14年新高!牛市還能狂奔多久?背後三大邏輯揭秘

投資慧眼Insights -白銀的光芒正變得格外耀眼。當黃金還沉浸在歷史高點時,白銀已經以更兇猛的漲勢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9月26日,國際現貨白銀價格突破46美元/盎司,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14年新高。過去六個月內,白銀累計漲幅已超過30%,年內漲幅更是高達59%,遠超黃金的43%漲幅。這場悄然而至的白銀牛市,究竟能走多遠?
【來源:Tradingview;XAGUSD價格年走勢圖】
01 雙輪驅動:白銀暴漲的底層邏輯
白銀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雙重屬性——既是貴金屬,也是工業金屬。本輪上漲正是這兩大屬性共同發力的結果。
美國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提供了有力佐證。第二季GDP年化季率終值大幅上修至3.8%,創兩年新高;8月個人消費支出較上季成長0.6%,顯示消費部門韌性十足。
「這種經濟韌性使得市場對『預防式降息後經濟可能觸底反彈的預期走強’,直接利好白銀的工業金屬屬性。」金瑞期貨分析指出。
工業需求方面,白銀在光電、新能源汽車及半導體等領域的需求持續成長。全球能源轉型加速,2025年光伏新增裝置量預計將突破600GW,白銀作為光伏銀漿關鍵材料需求激增。
同時,通膨數據鞏固了其貴金屬屬性。美國8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維持在2.9%高位,遠高於聯準會2%目標。頑固的通膨與地緣政治風險,強化了白銀作為抗通膨和避險資產的吸引力。
02 供需格局:連續5年短缺,缺口達4,000噸
白銀市場的供需基本面為其價格上漲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年是白銀連續第5年在供給需求上有明顯缺口,據測算可能有大概4000噸的供需矛盾。」金瑞期貨研究員吳梓傑表示。這意味著全球白銀產量比消費量少了約4,000噸,供需緊張局勢持續加劇。
白銀因其優異的導電性、導熱性等特性,被廣泛應用於電子、再生能源和醫療衛生等工業領域。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白銀下游需求中,工業應用佔比高達58%,其中僅光伏領域就佔17%。
供需缺口不僅存在於現在,更可能在未來進一步擴大。能源轉型趨勢不可逆轉,光電和新能源汽車產業擴張,對白銀的需求只增不減。而白銀供應成長有限,這種結構性衝突成為推動銀價長期上漲的核心動力。
03 比價效應:白銀估價仍處相對低位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白銀相比黃金具有明顯的比價優勢,這也是推動資金從黃金流向白銀的重要因素。
國信期貨首席金屬分析師顧馮達指出:“目前內盤金銀比約為82,外盤約為85,顯著高於過去50年與20年的歷史均值(分別為63和70),表明白銀估值仍處相對低位,具備明顯的比價修復空間。”
金銀比是衡量一盎司黃金可以購買多少盎司白銀的比率。比率越高,說明白銀相對於黃金越便宜。目前水準遠高於歷史均值,顯示白銀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這種比價效應已經引發資金重新配置。當金價處於絕對高位,部分投資人開始將目光轉向相對「便宜」的白銀,從而推動白銀價格加速上漲。
04 機構觀點 :樂觀中有謹慎,看好但不盲目
面對白銀強勁的走勢,主流機構普遍持樂觀態度,但也不乏謹慎聲音。
從花旗、德意志銀行到法巴銀行,多家國際投資銀行紛紛調漲白銀目標價,其中法巴銀行更樂觀預期白銀將漲至50美元甚至100美元。技術分析顯示,國際銀價成功突破40-42美元關鍵阻力區域後,下一技術目標位已看上48美元附近。
GSC Commodity Intelligence認為,一旦白銀持續突破關鍵阻力位,“市場走勢將比大多數交易員的想像更快。”
不過,業內專家同時提醒投資人保持謹慎。徽商期貨貴金屬研究員從珊珊表示:“由於白銀避險屬性不及黃金,同時受工業屬性影響,上漲動能或強於黃金,但需警惕波動風險。”
這種謹慎不無道理。白銀市場容量相對較小,價格波動性通常高於黃金。一旦市場情緒發生變化,可能出現較大幅度回檔。
05 投資策略:如何把握白銀投資機會?
對於一般投資者,如何理性參與這波白銀行情?
逢低佈局是關鍵。金瑞期貨建議操作上採取「逢低做多」的穩健策略,並提醒投資人「避免在高位盲目追漲」。白銀價格短期漲幅較大,追高風險不容忽視。
關注宏觀數據指引。短期來看,市場焦點將轉向美國9月非農就業報告,這將是判斷勞動市場狀況和聯準會政策路徑的關鍵。同時,美國政府在10月1日新財年前能否避免「停擺」的進展,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的任何新變化,都可能引發 貴金屬價格的短期劇烈波動。
多元化投資方式。投資者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參與白銀投資,包括白銀期貨、白銀ETF、實體銀條等。不同投資方式各有優劣,需依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目標選擇合適工具。
嚴格風險控制。白銀價格波動較大,投資人應合理控制部位,設定停損點,避免過度槓桿,進而有效管理風險。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