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指數逼近歷史高點之際,看美債如何牽動美股走勢

Insights
更新於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當標普500指數逼近歷史高位,彭博策略師Simon White揭示一項關鍵法則:當中長期美債淨發行量(新發減到期)觸及財政赤字100%時,股市必然停滯或下跌。2008、2015、2018及當下等市場動盪期均驗證此現象。

17502289876233

【圖源:TradingView】

目前中長債淨發行佔赤字比例達100%,長債獨佔80%,但政府債務總發行成長率卻在放緩。 這種組合對股市形成雙重壓制:中長債發行嚴重擠佔市場流動性,而財政刺激無力抵銷其衝擊。歷史數據顯示,當中長債佔比超85%且總發行疲軟時,標普500後續表現持續弱於趨勢。

2023年的成功經驗值得參考。當時聯準會逆回購工具(RRP)囤積逾2兆閒置資金,時任財長耶倫轉向增發短債,促使貨幣基金將RRP資金轉化為短期公債。此舉既補充財政缺口,也釋放市場流動性,最終推動兩年多頭。關鍵機制在於短債提供"低速流動性",對風險資產擾動較小。

回購市場的升級強化了關聯。隨著抵押品估值和清算機制優化,國債成為高流動性回購抵押品,總債務發行成長與股市表現形成緊密正相關。但當前困境在於:短債供給嚴重不足,難以緩解中長債的流動性擠佔。

轉向短債看似解方,卻暗藏風險。現任財長耶倫曾批評該策略推高借貸成本及通膨風險。美國年付息支出已突破兆美元,縮短債務期限將放大通膨壓力。同時,猛增短債供給或加劇固收市場波動,推動殖利率曲線陡峭化。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4萬億帝國誕生!輝達CEO黃仁勳身價暴漲,即將超車巴菲特!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作者  投資指南針
18 小時前
7月10日(星期四),輝達股價再漲0.7%,收在164.10美元。收盤時,輝達的市值正式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個高度的上市公司!
placeholder
7.9精選策略分享:英鎊/美元、紐約期銅、黃金、標普500指數技術分析美國關稅邁入新階段,市場理解川普將關稅談判限期押後至8月1日,同時增加施壓力度,或令美國短期內達成更多貿易協議,關稅憂慮大幅降溫。不過,各國債券殖利率持續攀升表明市場當前風險仍不能忽視。另外,川普宣稱將實施50%的銅關稅,並打算對藥品、半導體以及其他多個特定行業徵收新的關稅。展望後市,川普政府目標或在於尋求降通脹、降息以應對債務上限,維持貿易局勢總體趨向樂觀的看法。投資者可關注聯准會週三公佈的上月議息紀錄內容,以評估聯准會官員對利率前景的看法。
作者  Insights
7 月 09 日 週三
美國關稅邁入新階段,市場理解川普將關稅談判限期押後至8月1日,同時增加施壓力度,或令美國短期內達成更多貿易協議,關稅憂慮大幅降溫。不過,各國債券殖利率持續攀升表明市場當前風險仍不能忽視。另外,川普宣稱將實施50%的銅關稅,並打算對藥品、半導體以及其他多個特定行業徵收新的關稅。展望後市,川普政府目標或在於尋求降通脹、降息以應對債務上限,維持貿易局勢總體趨向樂觀的看法。投資者可關注聯准會週三公佈的上月議息紀錄內容,以評估聯准會官員對利率前景的看法。
placeholder
標普和納指再創歷史新高!貿易談判突破下,七巨頭可望繼續漲?在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飆升的背景下,美股可望繼續上漲。
作者  Alison Ho
7 月 03 日 週四
在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飆升的背景下,美股可望繼續上漲。
placeholder
逢七必漲!美股會打破「7月上漲魔咒」嗎?7月是美股表現最強的月份之一,標普500平均報酬率為3.35%。
作者  Alison Ho
7 月 01 日 週二
7月是美股表現最強的月份之一,標普500平均報酬率為3.35%。
placeholder
3大因素支撐本輪美股漲勢,後市還有機會?儘管面臨貿易和地緣不確定性,美股自四月低點以來持續走強。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ichael Wilson及其團隊最新報告指出,本輪上漲背後的基本面支撐強於市場普遍認知,主要受三大因素驅動:企業獲利預期改善、聯邦儲備政策預期轉向及地緣政策風險緩和。
作者  Insights
7 月 01 日 週二
儘管面臨貿易和地緣不確定性,美股自四月低點以來持續走強。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ichael Wilson及其團隊最新報告指出,本輪上漲背後的基本面支撐強於市場普遍認知,主要受三大因素驅動:企業獲利預期改善、聯邦儲備政策預期轉向及地緣政策風險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