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拉滿!納指創5月來最慘週,AI神話遭暴擊,輝達財報成最後「救命稻草」?

投資慧眼Insights -
本應在傑克遜霍爾年會前維持平靜的美股,近期卻被科技股的跌勢打破節奏。
週三,那斯達克指數再下跌 0.67%,標普 500 指數收跌 0.24%;道瓊工業指數雖一度衝擊歷史收盤高點,最終卻僅微漲不到 0.1%,漲幅近乎可以忽略。分析指出,納斯達克指數很可能創下自 5 月中旬以來表現最弱的一周,科技股的持續走弱,讓市場開始擔憂先前的火熱行情是否即將終結。
這波下跌並非由單一事件引發,核心推手正是撐起美股科技行情的 「七巨頭」—— 連續兩日的集體下挫,讓整個板塊承壓。
多重擔憂早已籠罩科技股
麻省理工一份研究報告顯示,95% 的科技企業在生成式 AI 投資中未拿到任何回報,而生成式 AI 正是過去數月美股屢創新高的核心動力。
OpenAI 執行長直言,當前 AI 狂熱堪比上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泡沫,部分投資者大概率會虧掉大量資金,甚至有觀點認為,這次 AI 熱潮的泡沫規模已超過當年互聯網泡沫,標普500前十大公司的高估值已突破歷史峰值。
政策面也未帶來支撐。美國計劃持有《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企業的 10% 股份,未能提振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疊加科技股前期漲勢過猛,部分個股自 4 月初低點以來漲幅超 80%,不少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8 月底市場成交量本就稀少,進一步放大了波動幅度。再加上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週五將在傑克遜霍爾發表講話,過往這類會議常成為市場波動的 “負面催化劑”,更讓投資者心態趨於謹慎。
科技股是否真的要迎來 「清算時刻」?
市場分歧逐漸拉大。看空方認為,目前市場已連續三日下跌,前期 30% 的反彈行情讓投資人顯露出疲態,本月大盤成長股明顯跑輸小型股和價值股,領導力持續減弱。
美國銀行分析指出,美國經濟已從 “下行” 轉入 “復甦”,歷史數據顯示,這個階段標普500市值最大的50隻股票年均跑輸其他股票 3.3 個百分點,且其餘股票的市盈率擴張幅度是前者的兩倍。
現今市場已計入9月降息預期,資金很可能從超大盤股流出,而科技業聚集了最多超大盤巨頭(七大巨頭佔標普 500 市值約三分之一),再加上英偉達(未來一年預期盈利 34 倍)、Palantir(156 倍)等高估值,科技股在資金輪換中盈利 34 倍)、Palantir(156 倍)等高估值,科技股在資金輪動中已接近脆弱,這一點已啟動。
但看多派依舊堅定。有分析師認為,AI 成長的基本面足夠強勁,不會輕易 “脫軌”—— 儘管短期有政策、關稅等因素引發波動,但市場對 AI 解決方案的需求始終旺盛,反而建議投資者趁下跌 “逢低買入”,甚至看好 Palantir 未來兩到三年能成長為萬億市值企業,稱其 AI 技術正在顛覆軟體行業。
接下來,市場所有目光都將聚焦下週 —— 輝達即將發布第二季財報,這份財報也將成為檢驗 AI 熱潮能否持續的 「終極試金石」。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