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2025年9月17日訊,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報告以綠色為封面顔色,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
近年來,行政長官對北部都會區(以下簡稱「北都」)的頻繁提及,充分彰顯了特區政府對這一發展規劃的高度重視。
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李家超再次表示,北都與深圳接壤,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三分之一,是香港的戰略發展區域,具有巨大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能創造大量職位和提升生產力。雖然特區政府過去三年已加快建設,但北都幅員廣闊,所需資源投資龐大,為此一直心憂。
為了加快推進北都建設,李家超決定提升北都發展的決策層次,成立由其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簡化行政流程,拆牆松綁,以新思維採納不同地方的建造方法、材料和裝備等,達致既安全又省錢省時的目標,並為加快北都發展訂立專項法例。
具體而言,其一,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
其二,簡化行政措施,拆牆松綁,包括(1)引入快速審批製度,採納各地優秀的建築方法,結合海外和内地的成功建造技術、用料和設備等,降低工程成本並縮短工期;(2)以試點形式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參考内地「1.5級開發」概念,容許初期先建設和營運具先導性的低密度設施;(3)以多元開發模式推動市場參與,加速發展;(4)靈活批撥土地,推動企業落戶和投資等等。
其三,「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律。李家超表示,將會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授權政府製訂簡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園區公司;為園區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以注入資金;管理指定地區跨境流動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物流、資金流及數據和生物樣本流;加快批出建築圖則;放寬各分區大綱圖的準許用途及微調發展參數;加快繳付徵收土地的賠償等。
其四,特區政府還會加快發展河套合作區。河套合作區位處深圳河兩側,涵蓋深圳園區及香港園區,憑借「一區兩園」優勢推動兩地創科合作發展。
目前,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河套香港園區)第一期首三座大樓已落成,生命健康科技、微電子、新能源及人工智能等支柱產業租戶正陸續進駐;另外五座大樓於2027年起陸續完工。特區政府今年内會推出第一期餘下用地的選定地塊;完成第二期發展規模、產業分佈等規劃,完成河套香港園區總體佈局;以及考慮以「邊建設、邊進駐」模式,靈活為企業提供工作空間,讓企業無須等待整區完成工程就可提早進駐。
其五,政府今年内會公佈《新田科技城創科產業發展規劃概念綱要》,涵蓋頂層設計、產業定位和佈局、各片區的統籌發展、引導市場資源投入發展的策略等。
其六,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李家超表示,為配合北都發展,古洞站和洪水橋站的工程正全速進行,將分别於2027年和2030年竣工。政府已與港鐵公司簽訂第一部分項目協議,以新思維合並北環線主線和支線同步推展,目標是2034年或之前同步開通。
跨境鐵路項目將打通港深兩地的地鐵網絡,大幅提升大灣區基建互聯互通,增強產業進駐信心。特區政府正全力推動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並已就項目香港段邀請承建商及營運商提交意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