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港股的雲知聲(09678.HK)大跌13.43%,報528.5港元/股,市值約376.2億港元。
自6月末上市以來,雲知聲股價連續上揚,期間最大漲幅超300%(按發行價算)。近一段時間,受益港股炒新股的熱潮,不少新股上市即大漲,雲知聲也不例外。然而自9月初以來公司股價疲軟,尤其近兩天急速跳水,跌幅接近30%,令投資者大跌眼鏡。
消息面,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發佈公告稱,因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中型股指數、小型股指數實施成份股調整,港股通標的證券名單發生調整並自9月8日起生效。
本次港股通標的調整,共20家企業被納入。其中,雲知聲由於在市值、流動性及財務狀況等方面的優異表現,正式納入港股通名單。
有市場人士指出,一直以來,港股通作為連接内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橋梁,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更廣泛的内地投資者,顯著提升股票流動性和市場關注度。然而,雲知聲前期漲幅較大,獲利盤承壓,在宣佈入通之後,部分資金選擇止盈,趁利好落袋為安,也不失為明智之舉,這或許是其股價「高台跳水」的原因之一。
雲知聲號稱「港股AGI第一股」,按收入計,公司是2024年中國第四大AI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為0.6%;同時在中國生活AI解決方案排名第三,在醫療AI服務及解決方案排名第四。公司旗下擁有百億參數級别的自研大語言模型「山海大模型」,助力公司在AI領域披荊斬棘。
業務方面,雲知聲聚焦生活AI和醫療AI兩大核心領域,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其中在醫療場景中,其AI技術已應用於病歷語音錄入、智能質控(包括全病歷質控和單病種專項質控)以及醫保智能審核等關鍵環節。
據官網介紹,雲知聲的合作夥伴包括華為、京東(09618.HK)、美的(00300.HK)、中國平安(02318.HK)、北京協和醫院及中山醫院等各領域的頭部企業。
過去幾年,踩上AI風口的雲知聲營收持續增長,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約6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至2024年的9.39億元,但在快速叠代的AI賽道,公司研發投入較大,一直深陷虧損泥潭。2022年至2024年三年間,雲知聲累虧超12億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錄得收入4.05億元,同比增長20.2%,但同期淨虧損達2.98億元,同比擴大約16.6%。
有分析指出,雲知聲造血能力疲軟,或許引發市場的擔憂,畢竟AI領域巨頭林立,人工智能商業化處於探索階段,目前遠未到終局,公司的虧損局面何時能夠扭轉尚有不確定性。其基本面的隱憂,或許也是公司股價近期大幅調整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