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港A兩市光伏概念集體嗨漲!
港股方面,截至發稿前,協鑫新能源(00451.HK)大漲16.67%,陽光能源(00757.HK)上漲15.56%,新特能源(01799.HK)漲13.46%,信義能源(03868.HK)漲9.52%,協鑫科技(03800.HK)漲7.63%。
在A股,相關概念股同步衝高。截至發稿,露笑科技(002617.SZ)、上海電力(600021.SH)、西子潔能(002534.SZ)、天通股份(600330.SH)等均錄得漲停;美暢股份(300861.SZ)、先導智能(300450.SZ)、錦浪科技(300763.SZ)分别上漲14.84%、14.68%、14.02%,陽光電源(300274.SZ)漲10.33%,大全能源(688303.SH)漲7.63%。
消息面,9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電子信息製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指出在破除「内卷式」競爭中實現光伏等領域高質量發展,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引導地方有序佈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指導地方梳理產能情況。實施光伏組件、鋰電池產品質量管理,深入落實《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等文件,強化與投資、金融、安全等政策聯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今年以來,面對「内卷式」競爭態勢,國家高層打出政策「組合拳」,並持續加碼。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等文件明確表態要綜合施策整治内卷式競爭。在頂層政策設計基礎上,工信部等部門陸續出台一繫列配套政策與舉措,行業協會發佈自律倡議書,相關企業也紛紛積極響應。
開源證券最新研報稱,本輪光伏行業「反内卷」在自上而下引導和行業自律中持續推進。自7月以來相關會議密集召開,8月19日由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召開光伏產業座談會,明確規範行業競爭秩序,強化反内卷決心。
該行指出,「反内卷」風暴下,當前市場方面已出現積極信號。在多晶矽環節,矽料收儲方案與行業自律同步推進,7月以來成交價持續回暖,9月1日多晶矽報價進一步上調,棒狀矽升至55元/千克,顆粒矽報價49元/千克。8月25日華潤3GW組件集採項目中標候選人投標價均突破0.7元/瓦,高於當前主流水平。光伏反内卷高層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階段性進展,隨著需求側價格傳導機製逐步暢通,以及供給側矽料收儲計劃穩步推進,行業供需結構有望迎來實質性改善。
從基本面看,當前光伏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階段,今年上半年矽料、矽片、電池組件等光伏主產業鏈各環節業績仍普遍承壓,但二季度不少光伏廠商業績出現向好迹象。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光伏行業基本面築底,盈利修復可期。1)營收:2025 年上半年光伏板塊核心標的實現營收 3919.9 億元,同比-9.7%;2025Q2實現營收2174.4 億元,同比8.5%,環比+24.6%。光伏產業鏈激烈競爭背景下,價格低位運行,板塊整體營收增速同比放緩;國内搶裝需求帶動下,二季度開工率環比改善,帶動25Q2板塊整體營收環比有一定程度修復。2)歸母淨利潤:2025H1,光伏板塊核心標的實現歸母淨利潤-73.4億元,同比增虧;2025Q2實現歸母淨利潤-32.0億元,同比減虧,環比減虧。一方面,光伏板塊主產業鏈價格低位運行,影響各環節利潤水平;另一方面,價格下行疊加技術叠代的背景下,部分企業計提減值損失對行業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加回減值後,2025Q2板塊整體歸母淨利潤為38.9億元,同比-44%,環比扭虧為盈。
中原證券也指出,從已經披露的中報來看,光伏行業二季度業績呈現邊際改善的特徵。下半年,圍繞「反内卷」的產品銷售價格措施、企業間並購整合、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和提高產品質量標準將會相繼落地。光伏行業落後產能將逐步退出,行業競爭格局和產業鏈生態有望優化。光伏行業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位,在反内卷背景下,行業估值存在修復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