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2日狂掃萬張!華邦電(2344)股價飆漲停 攻上22.55元新高價

投資-槓把子
更新於
coverImg
來源: DepositPhotos

投資慧眼Insights-

臺灣記憶體族群今日成為盤面焦點,其中華邦電(2344)表現尤為強勢,盤中股價急漲至22.55元,一路上行直接觸及漲停,創下本波新高價。推動這波漲勢的主要動能來自外資機構的積極布局,昨日外資單日買超達15,224張,已連續兩日大幅加碼,搭配主力資金同步進場,顯示市場資金明顯偏向多方。

華邦電作為臺灣利基型DRAM製造大廠,同時也是全球最大NOR Flash供應商,其業務涵蓋積體電路、半導體記憶零組件及系統產品。儘管公司基本面仍面臨虧損挑戰,但近期在AI需求持續增溫與記憶體價格回升的雙重利好下,市場對其未來成長潛力轉趨樂觀。

這波記憶體族群漲勢由DRAM雙雄領軍,南亞科(2408)早盤即攻上漲停板53元,華邦電緊隨其後同樣亮燈漲停。兩檔個股成交量分別突破15萬張與20萬張,包辦今日成交量前二大個股,顯示資金大量湧入記憶體族群。

產業面來看,記憶體市場迎來明顯復甦訊號。南亞科8月營收67.63億元,較7月成長26.35%,較去年同期大增141.32%,創下近4年單月新高。公司總經理李培瑛於法說會表示,現階段產能滿載、庫存快速去化,有信心本季毛利率轉正,第四季有機會正式擺脫虧損。

市場分析指出,記憶體價格自第2季落底後,第3季漲勢持續,尤其DDR4合約價上調趨勢明確,加上生成式AI推升HBM與DDR5需求,帶動整體DRAM市況轉強。華邦電除受惠於記憶體價格回升外,其Cube與車用記憶體放量,加上新唐合併效益持續顯現,營收與毛利率表現皆優於市場預期。

法人資金流入與產業題材共振,短線買盤積極,帶動華邦電股價強勢表現。投資人可持續觀察法人買盤與量能變化,並留意高檔震盪風險,但整體而言,在記憶體產業復甦趨勢明確的背景下,華邦電營運可望持續改善。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goTop
quote
這篇文章有幫到您嗎?
相關文章
placeholder
輝達730億美元收購聯發科?聯發科闢謠:不是真的 9月5日,對於市場上被輝達收購的傳聞,聯發科做出闢謠:「不是真的。」
作者  Tony Chou
2 小時前
9月5日,對於市場上被輝達收購的傳聞,聯發科做出闢謠:「不是真的。」
placeholder
華晶科(3059)漲停鎖死!AI視覺狂飆 奪航太認證殺進無人機萬億商機​投資慧眼Insights-華晶科昨日正式宣布取得AS9100航空航太與國防產業品質管理系統認證,今日股價強勢攻上漲停。
作者  投資指南針
2 小時前
​投資慧眼Insights-華晶科昨日正式宣布取得AS9100航空航太與國防產業品質管理系統認證,今日股價強勢攻上漲停。
placeholder
開盤噴漲!南亞科(2408)股價突破50元,2025年毛利率將轉正?DRAM大廠南亞科(2408)於5日開盤後表現強勁,股價一舉突破50元關卡,直衝53,漲幅達9.96%,呈現量價齊揚的格局。華邦電(2344)也同步跟漲,幅度超過5%。此外,記憶體模組廠包括威剛(3260)、創見(2451)、十銓(4967)等,股價均隨之上揚。
作者  財富進化論
3 小時前
DRAM大廠南亞科(2408)於5日開盤後表現強勁,股價一舉突破50元關卡,直衝53,漲幅達9.96%,呈現量價齊揚的格局。華邦電(2344)也同步跟漲,幅度超過5%。此外,記憶體模組廠包括威剛(3260)、創見(2451)、十銓(4967)等,股價均隨之上揚。
placeholder
記憶體狂潮再起!南亞科單月營收暴增141% 股價噴漲停 現在還能追嗎?​投資慧眼Insights-南亞科今(5)日早盤噴發漲停,最高價觸及53元!
作者  投資指南針
3 小時前
​投資慧眼Insights-南亞科今(5)日早盤噴發漲停,最高價觸及53元!
placeholder
​​新青安鬆綁「資金潮」來了!投資布局瞄準「這類股」,但小心兩大市場風險​​​為解決首購族「房貸荒」問題,行政院會於9月4日通過重大政策調整,宣布自今年9月1日起,「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的撥款案件將不計入《銀行法》第72-2條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限制。此舉旨在釋放銀行放貸量能,縮短首購民眾的申貸等待時間,但同時也引發市場對房市炒作與金融風險的熱烈討論。
作者  投資-槓把子
4 小時前
​為解決首購族「房貸荒」問題,行政院會於9月4日通過重大政策調整,宣布自今年9月1日起,「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的撥款案件將不計入《銀行法》第72-2條有關「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限制。此舉旨在釋放銀行放貸量能,縮短首購民眾的申貸等待時間,但同時也引發市場對房市炒作與金融風險的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