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在爭取在他自設的8月1日關稅截止日期之前達成初步貿易協議,此前特朗普總統的"解放日"關稅在4月初首次宣布後被自我推遲。特朗普政府據報正在向與歐盟達成一項重大貿易協議邁進,但細節仍然較少。
本週的關鍵貿易公告(同樣缺乏具體細節)是特朗普團隊與日本之間達成的初步協議,該協議將對所有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實施15%的"對等"關稅水平。該公告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普遍的利好,但隨著特朗普政府在草率的貿易談判中推進,裂縫開始顯現,這可能給美國公司帶來新的問題。
自1月上任以來,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驅動言論主要被宣傳為保護和重建美國工業的方式,特別是那些在過去幾十年中外包到外國的製造和生產行業。現在,關稅之間的不匹配即將發生衝突,美國汽車行業將為此付出代價。
特朗普政府對所有外國鋼鐵和鋁進口徵收了50%的高額關稅,理由是需要保護和重建美國汽車工業。預計對所有銅進口也將徵收類似的50%關稅,目前定於8月1日實施。主要汽車製造商已經報告其主要收益受到嚴重影響,通用汽車(GM)表示由於金屬關稅,第二季度出現了11億美元的短缺。總體而言,通用汽車預計到2025年剩餘時間將承擔40億至50億美元的關稅罰款。由於關稅不斷侵蝕特朗普聲稱要為之奮鬥的行業,通用汽車的調整現金流和息稅前利潤(EBIT)在第二季度同比下降了約一半。
美國與日本的新貿易協議,15%的統一進口稅率,將使日本汽車製造商選擇在哪裡生產汽車變得簡單。儘管特朗普試圖迫使全球公司將生產遷回美國的宏偉戰略,但日本汽車製造商面臨著一個簡單的選擇:在日本生產所有汽車並承擔15%的關稅,還是花費精力和費用在美國建立全新的製造設施,並承受原材料成本翻倍的痛苦。隨著保護性關稅意外地被納入賬本,特朗普政府可能無意中使汽車公司選擇美國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更容易。
關鍵行業的投資者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日本汽車製造商的美國分公司豐田汽車公司(TM)在日本貿易協議公告後週三上漲超過13%,達到了自去年12月以來的最高估值,創下七個月新高。
即將到來的銅關稅只會進一步複雜化局勢,最近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電池級石墨徵收超過90%的高額關稅,將對最近開始將部分製造轉移到美國的外國汽車製造商構成重大問題。現代汽車最近宣布計劃迅速擴大其在美國的電動車(EV)生產,而對進口車輛電池的額外成本(目前沒有可行的美國替代品)將是一個不受歡迎的驚喜。
商品關稅可能會成為特朗普政府最大的障礙。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的美國鋼鐵指數年初至今上漲了25%,而美國銅指數基金年初至今也上漲了42.5%,達到了歷史最高估值,因為投資者對美國製造商的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進行了大規模押注。
雖然關稅和稅收都能產生政府收入以資助公共商品和服務,但它們之間有幾個區別。關稅是在進口港口預付的,而稅收是在購買時支付的。稅收是對個別納稅人和企業徵收的,而關稅則由進口商支付。
在經濟學家中,對於關稅的使用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些人認為關稅是保護國內產業和解決貿易不平衡所必需的,而另一些人則將其視為一種有害的工具,可能會在長期內推高價格,並通過促使報復性關稅而導致有害的貿易戰。
在2024年11月的總統選舉前夕,唐納德·特朗普明確表示他打算利用關稅來支持美國經濟和美國生產者。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24年,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佔美國總進口的42%。在此期間,墨西哥以4666億美元的出口額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出口國。因此,特朗普希望在徵收關稅時專注於這三個國家。他還計劃利用關稅產生的收入來降低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