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函日"之後,與最初的"解放日"關稅公告相呼應,到目前為止,22個國家收到了8月1日生效的修訂關稅稅率。貿易談判可以繼續,但最終結果如何,誰也說不準。
從最後通牒到延期:戰術上的拖延
7月7日和9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通過Truth Social發布了一波關稅信函,針對貿易夥伴,稅率從20%到50%不等,從8月1日起生效。雖然語氣毫不妥協,但此舉實際上延長了之前的7月9日截止日期,儘管一再聲稱不會延期。
這一延遲允許繼續談判,特別是與日本、韓國和巴西等國的談判,這些國家加起來占美國進口的9.9%。日本和韓國的關稅稅率為25%,與韓國此前4月2日的稅率相當,並將日本的稅率提高了一個百分點,而巴西的關稅稅率則高達50%,此前巴西的最低稅率為10%。
一項行政命令在法律上正式確定了對所有貿易夥伴延長"對等"關稅,儘管中國仍受原定8月12日的最後期限的約束。值得注意的是,占美國進口額18.5%的歐盟沒有收到這封信,目前正忙於在新的最後期限之前達成協議。
金磚國家因素、戰略性貿易轉移和法律不確定性
特朗普的最新聲明還包括針對與金磚國家結盟的國家的10%警告。此前,如果這些國家追求去美元化或替代貨幣體系,美國將對其徵收100%的關稅。儘管執行情況仍然模糊,但地緣政治信息很明確:與金磚國家結盟可能帶來經濟懲罰。
此外,盟國可能會發現自己夾在美國的要求和中國的報復威脅之間。儘管達成了框架協議,但8月12日的最後期限仍然籠罩著中美關係,目前雙方的關稅稅率都將降低。雖然我們預計2月至4月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會再次升級,但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將繼續下去。
與此同時,針對特朗普根據IEEPA徵收關稅權力的法律挑戰仍在繼續。預計8月份將有一項關鍵的法院裁決,可能對當前關稅的持續時間和範圍產生影響。
展望:保護主義和不確定性持續存在
儘管談判進展順利,但美國的立場沒有改變:保護主義是政策,不是姿態。對我們來說,10%的基準關稅仍然是最低水平,而在大多數協議完成後,可能會宣布額外的特定行業關稅。截至8月1日,特朗普總統已經對銅徵收了50%的關稅,並威脅對製藥徵收200%的關稅,但後者有1至1年半的習慣期。
10%的關稅框架可能會在與歐盟的任何協議中保持不變,最終將有效關稅稅率提高到20%左右。與此同時,我們不要忘記,持續的不確定性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害幾乎與實際的關稅一樣大,最終可能導致歐盟內部的緊張局勢和分歧進一步加劇。
簡而言之,這些信函可能贏得了時間,但它們也重新點燃了不確定性。對於全球市場和政策制定者來說,關稅之爭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