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將於本週四公佈 4-6 月份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首次估計值。預計報告將顯示美國經濟年增長率為 2%,而上一季為 1.4%。
美國週四的經濟議程包括公佈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初值報告,將於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12:30 公佈。分析師預計,首次評估將顯示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在 4 月至 6 月期間的成長率為 2%,這是一個適度強勁的步伐,尤其是與上一季 1.4% 的擴張相比。
根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Fed)7 月 17 日公佈的最新 GDPNow 估計值,美國第二季經濟年增率為 2.7%。 "第二季實際個人消費支出成長率和第二季實際私人國內投資總額成長率的現在預測值分別從2.1% 和7.7% 上升至2.2% 和8.9%,"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在其新聞稿中解釋了6 月房屋開工和工業生產數據對GDP 的影響。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5 月政策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時指出,GDP 增速與2023 年最後一個季度的3.4% 相比明顯放緩,但他表示,GDP 的關鍵組成部分--私人國內購買成長了3.1%。這一部分基本上被視為私營部門需求的良好指標,因為它不包括出口和政府採購。
市場參與者也將密切關注 GDP 物價指數,該指數代表了美國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包括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但不包括進口商品的價格。基本上,GDP 物價指數顯示了通貨膨脹對 GDP 的影響。第二季度,GDP 物價指數預計將上升 2.6%,低於第一季 3.1%的增幅。
最後,GDP 報告還將包含季度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和核心 PCE 物價指數數據。這些數據將揭示聯準會首選的通膨指標--核心 PCE 物價指數是否如預期般按月上升了 0.1%。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分析師在一份週報中表示:"週四公佈的第二季GDP報告將提前揭示6月份消費者支出數據的強勁程度。 "在對GDP數據進行預覽時,道明證券分析師補充道:"基於我們自下而上的預期,我們認為GDP環比增長將從第一季的1.4%增強至2.3%,其中消費者支出和庫存可能成為主要催化劑。 "
美國 GDP 報告將於格林威治時間週四 12:30 公佈。除實際 GDP 數據外,私人國內採購、GDP 物價指數和第二季 PCE 物價指數的變化也會影響美元(USD)的估值。
5 月和 6 月通膨數據疲軟,加之美國勞動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的降溫跡象,加劇了市場對聯準會 9 月降息的預期。根據 CME FedWatch 工具,9 月降息 25 個基點已完全計價。此外,市場認為聯準會在 12 月選擇第二次降息 25 個基點的可能性接近 50%,使政策利率在年底前降至 4.75%-5% 的區間。
第二季 GDP 報告本身不太可能改變投資人對 9 月政策舉措的看法。然而,如果 GDP 成長強於預測,特別是如果伴隨著國內私人購買的健康成長,則可能導致投資者放棄在 12 月進行第二次降息。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可能會對其競爭對手走強,作為直接反應。
另一方面,令人失望的 GDP 數據和季度核心 PCE 通膨率的顯著下降可能會使市場參與者對聯準會進一步寬鬆保持樂觀。在這種情況下,風險流動可能會主導市場趨勢,使美元難以找到需求。
FXStreet 歐洲時段首席分析師 Eren Sengezer 分享了美元指數(DXY)的簡要技術前景:
"200 日簡單移動平均線是美元指數的關鍵中樞水平,位於 104.30。如果該指數確認該水準為支撐位,則可能在 104.80-105.00面臨強勁阻力,100日、50日和 20日均線在此匯聚,然後目標指向 105.50(靜態水準)。下檔方面,在103.00(心理水平,靜態水平)和102.35(3月8日低點)之前的103.70似乎已經形成了靜態支撐,以防200日移動均線變成阻力位"。
美元常見問題
美元是什麼?
美元(USD)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官方貨幣,也是許多其他國家的“事實上的”貨幣,它與當地紙幣一起流通。根據2022年的數據,美元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佔全球外匯交易額的88%以上,平均每天交易額為6.6兆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元取代英鎊成為世界儲備貨幣。在其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元都是由黃金支撐的,直到1971年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廢除了金本位制。
聯準會的決定對美元有何影響?
影響美元價值的最重要的單一因素是貨幣政策,這是由聯準會(Fed)決定的。聯準會有兩項任務:實現物價穩定(控制通膨)和促進充分就業。它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物價上漲過快,通膨率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時,聯準會將升息,有助於美元升值。當通貨膨脹率低於2%或失業率過高時,聯準會可能會降低利率,這對美元造成了壓力。
什麼是量化寬鬆?它對美元有何影響?
在極端情況下,聯準會還可以印製更多美元,實施量化寬鬆政策。量化寬鬆是聯準會在陷入困境的金融體系中大幅增加信貸流動的過程。這是一種非標準的政策措施,用於信貸枯竭,因為銀行不願相互放貸(出於對交易對手違約的擔憂)。當僅僅降低利率不太可能達到必要的效果時,這是最後的手段。這是聯準會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對抗信貸緊縮的首選武器。它涉及聯準會印製更多的美元,並用這些美元主要從金融機構購買美國政府債券。量化寬鬆通常會導緻美元走弱。
什麼是量化緊縮?它對美元有何影響?
量化緊縮(QT)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即聯準會停止從金融機構購買債券,不再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於新的購買。這通常對美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