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統計局將於北京時間09:00發布德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歐盟統計局預計將在北京時間10:00發布同一時期的歐元區GDP快報。
預計德國的初步GDP在第三季度將保持在0%的季度環比(QoQ)平穩,前一季度為-0.3%。與此同時,預計經濟在第三季度同比(YoY)增長0.3%,此前為0.2%的增長。
季節調整後的歐元區GDP快報預計在第三季度將保持0.1%的季度環比增長,而年增長率預計將從1.5%放緩至1.2%。
在德國和歐元區發布GDP數據後,EUR/USD貨幣對保持穩定,交易者在歐洲央行(ECB)即將於當天晚些時候作出的利率決策前採取謹慎態度。預計歐洲央行將在10月份連續第三次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2025年可能不會有政策變化。德國和歐元區的失業數據,以及德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也將受到關注。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舉行備受期待的會晤後,EUR/USD貨幣對保持穩定。特朗普總統宣布將對中國的關稅從當前的57%降低至47%。特朗普補充說,稀土爭端已得到解決,確保不會對中國的稀土出口施加進一步限制。此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雙方應關注合作的長期利益。"
由於對美聯儲(Fed)12月政策立場的不確定性,美國美元(USD)保持低迷。政策制定者注意到下半年某些通脹壓力普遍上升,但不足以阻止利率進一步下調。然而,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表示,12月再次降息遠非確定。
從技術上看,EUR/USD貨幣對在撰寫時交易於1.1610附近。日線圖的技術分析表明,14天相對強弱指數(RSI)仍低於50,顯示出持續的看跌偏向。該貨幣對可能在兩個月低點1.1542處找到初步支撐,該低點在10月14日最後記錄。上行方面,初步阻力位於9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1.1626,隨後是50日EMA的1.1656。
作為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經濟對歐元有著重要的影響。德國的經濟表現,國內生產總值,就業和通貨膨脹,可以極大地影響歐元的整體穩定性和信心。隨著德國經濟的走強,它可以提振歐元的價值,而如果歐元走弱,則相反。總體而言,德國經濟在塑造歐元在全球市場上的強勢和形象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因此在該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在2009年至2012年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期間,德國在設立各種穩定基金以救助債務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危機之後,它在實施「財政契約」方面發揮了領導作用,這是一套更嚴格的規則,用於管理成員國的財政和懲罰「債務罪人」。德國是「金融穩定」文化的先鋒,德國經濟模式被歐元區其他成員國廣泛用作經濟增長的藍圖。
德國國債是德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像所有債券一樣,它們定期向持有者支付利息,即息票,然後在到期時支付貸款的全部價值,即本金。由於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國債被用作其他歐洲政府債券的基準。長期國債被視為一種堅實的、無風險的投資,因為它們得到了德國民族的充分信任和信用的支持。正因如此,它們被投資者視為安全港——在危機時期增值,而在繁榮時期下跌。
德國國債收益率衡量的是投資者持有德國國債預期的年回報率。和其他債券一樣,德國國債定期向持有者支付利息,稱為「息票」,然後是到期時債券的全部價值。雖然息票是固定的,但收益率會隨著債券價格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被認為更準確地反映了回報。國債價格下跌會提高票面利率占貸款的比例,從而導致收益率上升,反之亦然。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德國國債收益率與價格走勢相反。
德國央行是德國的中央銀行。它在德國國內以及更廣泛地區的央行實施貨幣政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它的目標是價格穩定,或者保持低通脹和可預測。它負責確保德國支付系統的順利運行,並參與對金融機構的監督。德國央行向來以保守著稱,將對抗通脹置於經濟增長之上。它對歐洲中央銀行(ECB)的設置和政策產生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