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8月份小幅上升至49.4,連續五個月低於50。由於前期備貨效應減弱和新興關稅影響,出口增長可能有所下降。基數效應可能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拖入負值區間;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通縮可能顯著緩解。渣打銀行的經濟學家報告稱,月度零售銷售和固定資產投資(FAI)增長可能在7月份暴跌後適度反彈。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在8月份改善0.1個百分點至49.4,但由於需求進一步減弱,連續五個月處於收縮區間。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分別僅上升0.1個百分點,達到49.5和47.2。同時,生產PMI上升0.3個百分點至50.8。消費品製造表現不佳,而高科技製造表現優異。"
"由於美國的全球對等關稅影響、不利的基數和前期備貨活動減弱,8月份出口增長可能有所下降。工業生產(IP)的兩年複合年增長率(CAGR)可能也有所放緩,儘管整體增長可能保持穩健。同時,進口增長可能加速,部分原因是基數較低和商品價格上漲。因此,月度貿易順差可能縮小至約900億美元。"
"我們預計零售銷售增長在7月份下滑後有所反彈,因為消費補貼配額已被重新填充。根據我們的估計,月度固定資產投資(FAI)增長可能恢復到正值區間,而年初至今的增長可能保持平穩。CPI可能因基數較高而轉為負值(同比-0.3%)。食品CPI通縮可能加劇至超過4.5%的同比水平。同時,由於基數較低,PPI通縮可能顯著緩解。"